太子|他是唐朝最憋屈的皇帝,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刚登基就被宦官废掉(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子李诵被父皇唐德宗李适训斥后 , 十分惶恐且不知所措 , 于是李诵便想到唐肃宗李亨做太子时期 , 因李亨做太子时期被太子妃韦氏连累 , 受到父亲唐玄宗李隆基的责备 。做太子时期的李亨便在父亲唐玄宗李隆基面前 , 请求与太子妃韦氏和离 , 从而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
【太子|他是唐朝最憋屈的皇帝,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刚登基就被宦官废掉】于是太子李诵便效仿唐肃宗李亨做太子的时候的行为 , 在父皇唐德宗李适面前请求与太子妃萧氏和离 , 不过此举动并没有让父皇唐德宗李适消除怒气 , 反而还萌生了改立舒王李谊为太子的念头 , 于是便召宰相李泌进宫商议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宰相李泌认为废儿子李诵的太子之位 , 改立侄子舒王李谊为太子的行为不妥 , 除此之外宰相李泌还为唐德宗李适详细列举了以往朝代废立太子的教训 , 以及本朝唐太宗对废立太子的谨慎和唐肃宗李亨因听信谗言错杀了建宁王李倓的教训 , 宰相李泌劝唐德宗李适凡事不要看片面而且不要心急 , 宰相李泌的话打动了唐德宗李适 , 李诵的太子之位得以保全 。
此事之后 , 太子李诵行事更为严谨 , 从未公开发表自己的态度和言论 , 太子李诵每逢在父皇唐德宗李适面前谈事时 , 他总是十分严肃 , 连在父亲唐德宗李适最为亲近的宦官面前 , 太子李诵也依然十分严肃 , 喜怒不形于色 , 太子李诵把自己真正的喜怒哀乐掩埋在心底 , 与朝中大臣们也是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都是太子李诵表面上的行为 , 太子李诵也并非在私下里一点不关心民间疾苦和朝中之事 , 太子李诵身边的大臣王叔文和王伾就常常与太子李诵讨论朝中之事和民间之事 。
太子李诵不仅在暗中十分关心朝政和民间之事 , 还建立起了一股势力 , 这里面的成员除了上面提到的王叔文和王伾 , 还有刘禹锡和柳宗元 。
二十多年太子生活的压抑 , 使得太子李诵心理十分抑郁 , 身体的状况也是每况愈下 。公元804年太子李诵突然中风 , 不能说话 , 而此时的父亲唐德宗李适已经六十三岁了 , 时常生病 , 在唐德宗李适生病期间 , 对太子李诵的病情十分挂念 , 多次拖着病体亲自去探望太子李诵 , 还为太子李诵寻找名医诊治 , 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由于太子李诵中风 , 导致行动不便 , 使得太子李诵没有参加在公元805年举行的新春朝会 , 唐德宗李适因太子李诵没能参与新春朝会 , 导致心情不佳 , 加重了唐德宗李适的病情 。
在唐德宗李适病重之际 , 除太子李诵因生病没能前来 , 其他的朝中大臣和皇子们均在唐德宗李适身边服侍 , 唐德宗李适十分思念太子李诵 , 一直大哭不止 , 哭完之后 , 心情也很长时间平静不下来 , 直到公元805年二月二十五日唐德宗李适病逝 , 都没能与太子李诵见上一面 。
公元805年二月二十五日 , 唐德宗李适病逝 , 太子李诵继位 , 史称唐顺宗 。唐顺宗在继位之后 , 重用王叔文 , 王伾 , 刘禹锡 , 柳宗元等人 , 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 史称永贞革新 , 革新仅仅六个月 , 就宣告失败 , 因唐顺宗李诵和所重用的大臣们的改革 , 触犯到了这些手握重权宦官们的利益 , 于是这些手握重权的宦官们决定将唐顺宗李诵赶下台 , 另立新君 。
推荐阅读
- 严嵩|他是探花出身,政治才华很高,屈服十年打败权臣,成大明首辅
- 李世民|李世民的四舅姥爷,若不早死,历史上恐怕就不会有隋朝和唐朝
- 李诵|他当太子26年,因中风瘫痪在床,得知父皇驾崩后,立马起来继位
- 楚汉,君王皇帝|非嫡非长的刘彻被汉景帝立为太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权力斗争?
- 时尚|真正自信的女人,穿衣越有自己风格,LV太子妃演绎啥叫“随意”
- 隋唐|唐朝初设武举,与文科考试并列,漫谈为何武举效果不理想?
- 太子|三届太子都在他手上夭折,作为导师,合格还是无能?
- 李世民|十个武则天都不及她一人!她的死,直接改变了唐朝的运势!
- 皇后|她们是唐朝时期的四大明后,第三位最跋扈,最后一位书写了新历史
- 雍正|三朝老臣告老还乡,带着数箱金银,皇帝为什么反而赞赏他是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