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红红小龙虾 “火”了彭泽农民的日子

你最喜欢吃的小龙虾可能来自这里!在江西省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凯瑞虾蟹精深加工区,工人们在小龙虾虾尾、小龙虾口味虾等自动化生产线旁忙碌着,一盒盒小龙虾打包完毕后,发往北上广等大城市 。
“我们大力发展稻虾稻蟹综合种养产业,形成了以虾蟹为主导的‘绿色水产’产业链,并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托,技术覆盖渗透水产业各个环节,为水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彭泽县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义凌说 。如今,虾蟹养殖不仅成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法宝 。
“三变”变来好日子
“过去调结构只注重调品种,‘水改旱’或‘旱改水’ 。”钱义凌介绍,近几年,彭泽县聚焦“三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抓土地流转,让“小田”变“大田”、“差田”变“好田”;二是抓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低效”变“高产”;三是抓特色种养,让“单一”变“多元” 。
“一虾一蟹”绿色水产发展起来了,虾稻综合种养为主的“1+6”特色产业体系构建起来了,凯瑞虾蟹精深加工区运转起来了……
“我们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负责为农户销售产品、培训养殖技术,引导专业化生产和科学化种养,打造与农民利益连接紧密的示范基地 。”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平说 。
彭泽县埠头村村民扶海林夫妻一直在外打工,听到家乡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水产业的消息后,扶海林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回村养殖小龙虾 。2016年底,他回家乡承包了80亩稻虾池创业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第一年养小龙虾就赚了20多万元,建了这栋3层楼的房子 。去年还开了农家乐,年收入有30多万元 。”扶海林说,“现在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收入也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
创新模式 共同脱贫致富
在彭泽县的万亩稻虾基地,阵阵稻香沁人心脾 。养殖户正忙着从稻边水塘里拉起地笼,笼里满是活蹦乱跳的鲜虾活蟹 。
“稻蟹模式、稻虾模式是利用动物和植物和谐共生,达到稳粮增收的效果,这是一种绿色生态种养新技术 。”黄国平说 。彭泽县创新“塘长制”,改变过去龙头企业“大包大揽”的经营方式,将集中流转、高标改造后的标准化种养田分块切割,引导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承包经营,由龙头企业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原料采购、统一回收销售,现已培育50亩以上规模养殖主体270个 。
彭泽县浪溪镇新建村的钱光荣父子成为该模式的受益者 。被好水质所吸引,10年前,钱光荣父子从安徽来到新建村 。“我们现在经营着彭泽县荣东家庭农场,承包了370多亩水田,亩均收益可达6000—10000元 。”钱光荣父子通过“稻虾共作”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成了村里的种养大户 。
传授养殖经验和技术、免费诊虾病、开良方……日子逐渐富裕的钱光荣,不忘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他们创办的彭泽县荣东家庭农场,吸收了周边20余名贫困户参与到种养行业 。
“吃的是科技和生态”
咸蛋黄小龙虾、麻辣小龙虾、蒜蓉小龙虾……在彭泽县,小龙虾的吃法多达12种 。“我们的小龙虾肉十分Q弹,吃的是科技和生态 。”钱义凌说,县里引进江西彭泽虾蟹科技小院,凭借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的技术支撑,从育种环节开始就提供养殖技术 。
“我们的技术不是针对虾蟹养殖一个环节,而是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也不是针对水产养殖一个方面,而是囊括水稻、果蔬、生态休闲农业等全领域科研成果 。”江西彭泽虾蟹科技小院负责人阮记明常驻小院,了解养殖户在虾蟹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长期跟踪服务 。
他们研究的发酵麸皮投喂及土壤改良等技术,更成为当地养殖户的增产秘诀 。养殖户姚友义特别惊喜,“使用新技术后,虾体更大了、密度更高了、患病更少了,水质也更好了” 。
就连以前无人问津的虾蟹壳也能变废为宝 。“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和壳聚糖技术,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农业、化妆品等领域,大大提升经济价值 。”阮记明说 。
目前彭泽县已成为江西省最大的虾蟹产出地,2019年养殖小龙虾12万亩,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6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底将达到16万亩以上 。(本报采访人员 叶青 寇勇 矫阳)
【彭泽县|红红小龙虾 “火”了彭泽农民的日子】[ 责编:张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