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财经|社论:优化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制度

:原题为_第1财经|社论:优化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制度。
A股IPO最近再度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 此次并非司空见惯的股民热衷“打新”“炒新” , 而是部分新股因定价过低被质疑买方机构“串联”压价 。
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日前发布公告称 , 发行价格为2.49元 , 发行市盈率不超过13倍 , 预计募资净额约7004.27万元 , 不及2019年净利润 , 按发行价测算总市值约为10.04亿元 , 正好满足科创板10亿元的要求 。 低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和募资额 , 使这家科创板公司成为不折不扣的“三低”发行 。
这一价格明显低于投行报告下限的11.24元 , 被认为不是一个正常的发行价格 。 而且上纬新材并非孤例 , 统计显示 , 今年8月以来科创板上市的31家企业中 , 最低价低于投价报告估值下限的有18家 , 占比58.06% 。 过度压价的结果自然是新股上市后暴涨 , 如科创板龙腾光电IPO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共有377家 , 其中有311家机构投资者报出1.22元 , 上市后首日大涨707.38% , 次日报收13.30元 , 累计上涨11倍 。
公募基金等机构低报价的动力很明显 , 就是为了低价获得配售 , 再到二级市场坐收高额利润 。 但这一现象对登陆资本市场寻求直接融资的上市公司并不公平 , 募资不达预期的情况也开始频繁出现 。 统计显示 , 今年下半年注册制下发行的企业有28家募资不如预期 , 其中龙腾光电募资完成率最低 , 仅26.21% , 低于上纬新材募资的42.51% , 甚至出现企业因定价过低欲主动中止发行 。 资本市场的根本属性是服务企业融资 , 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显有损这一功能的实现 。
此时 , 市场对询价机构抱团“串联压价”的质疑也不无道理 , 虽然一众机构矢口否认 , 但监管层也不可不查 , 如坐实可对相关机构进行依法惩处 。 当然更重要的是 , 如果通过对制度的完善 , 使得新股定价更加市场化 , 且不损害上市公司、买方等投资者利益 。
应该说 , 目前科创板、创业板的新股询价制度 , 是优于主板市盈率限制的市场化设计 , 出于防范注册制下新股定价“三高” , 采取了强制剔除10%最高报价等规则 , 不巧这些规则诱发了买方机构集体“压价” 。
我们认为 , 监管层应该减少限制性规则 , 并根据实际发展适时优化相应政策 。 当前可将剔除高报价变为剔除不合理定价 , 突出合理定价导向 。 其实 , 对保荐券商实施跟投制度 , 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价发行 , 因为最了解企业的保荐券商出具的投行报告 , 一般不会将自己置于亏损的境地 。
且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历史来看 , 过多限制产生的效果有增无减 。 以2014年开始实施的新股发行市盈率红线和上市后涨跌幅限制为例 , 因限制让新股首日破发非常罕见 , 并没有成功抑制对新股的过度炒作 。 而“无脑”申购新股也成为A股市场不成熟的现象之一 , 根深蒂固的观念让A股投资者一时之间难以扭转 。
合理的新股发行定价制度 , 是资本市场是否成熟有效的重要标志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从国际成熟市场来看 , 美股市场作为机构投资者比例最高的成熟市场 , 新股定价采用的是累计投标方式 , 也是众多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港股采用累计投标与公开认购混合制 , 为照顾中小投资者基本保证了申购者“一人一手” 。 从实施效果来看 , 基本反映了市场需求 , 少有诟病之处 , 值得积极推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的A股借鉴 。
毋庸置疑 , 包括新股发行定价在内的系列制度 , 都应该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行 , 推动A股成为成熟市场 , 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减少限制性规则 , 以及参考成熟市场适时调整优化制度设计 。
【第1财经|社论:优化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制度】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