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冷冻技术,能够打开永生的魔盒吗
本文来自脑极体 , 作者藏狐探寻生命的起源与归宿 , 是科幻作品不变的母题 , 又时不时会与现实遥相呼应 。比如科幻小说《漫游金星》中 , 艾萨克·阿西莫夫将金星描绘成了动物王国的天堂 , 恰好在9月14号 , 一个国际天文研究团队发现金星上生命存在的证据 , 震惊了全球天文学界 。文字描绘的奇幻想象 , 还有哪些正在刷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呢?人体冷冻就是一例 。科幻小说家尼尔琼斯恐怕不会想到 , 他在1931年发表的小说《奇异的故事》中所描述的 , 主人公去世后遗体被发射到太空中冷冻又复活的故事 , 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奇谈怪论 , 而是人类延续生之希望的一种现实选择 。一个泰国的科学世家 , 在得知年仅两岁、身患绝症的女儿药石无灵之后 , 说服全家将她进行冷冻 , 希望未来更加先进的医疗技术能够拯救孩子 。 这也成为目前年龄最小的人体冷冻案例 。家属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做出选择?他们真的相信亲人能复活吗?这个交织着生与死亡的故事 , 因一部名叫《冻结的希望》的纪录片 , 得以将其背后的逻辑、挣扎、思索、伦理 , 全面地呈现出来 。冻结的希望 , 与留住的爱简单介绍一下人体冷冻技术Cryonics , 指的是在极低温度(摄氏零下196度)以下保存人体 , 在技术成熟后解冻及治疗 。原理听起来并不难理解 , 现在利用低温冷冻技术来保存生物细胞、冻卵等已经很普遍了 。 但让整个人体从死亡到冷冻再到复活 , 其中的技术难点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首先冷冻技术需要在人体宣布医学死亡后快速介入 , 通过按压或LUCAS等心肺支持系统 , 让血液重新流动 , 然后注入神经营养物质等溶剂 , 再将身体进行初步降温 , 再转移至血液置换手术台 。 随后血液逐渐被不同浓度梯度和成分的冷冻保护剂替代 。第二也是最核心的冷冻过程 , 病人从手术台被放进冷冻盒里保存 , 逐步下降到液氮温度(零下 196℃)后装入液氮罐中保存 。 而防冻剂能否支撑到复生的那一天 , 恒温器是否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升温现象(此前发生过此类问题) , 都增加了人体冷冻实施的风险 。更令人无奈的是 , 世界上已经有很多成功人体冷冻的案例 , 但解冻实验只在胚胎、老鼠和兔子等哺乳动物大脑这类实验材料上成功过 。 尽管人体冷冻之父——罗伯特·埃廷格在他的著作《永生的期盼》充满希望地写到 , “医学科技将最终能够修复人体的任何创伤 , 包括自然衰老和死亡” , 但现实是 , 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例冷冻人体被成功复活 。即便充斥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 , 为什么还有成千上百人前赴后继想要被冷冻?有数据统计 , 全球申报登记的人体低温保存志愿者已达3000多人 。他们的心路历程 , 终于借由一部纪录片《冻结的希望》 , 得以被人们所感知 。这位全世界年龄最小的人体冷冻参与者 , 是一名两岁的泰国女孩艾因兹 。她罹患了最致命的脑癌 , 小小年龄便受尽了治疗之苦 , 一共做了10次手术 , 12次化疗 , 即便如此 , 癌细胞扩展很快 , 依然在某一天陷入昏迷 , 并且再也没有醒过来 。视她如珠如宝的父亲恰好是一位科学家 , 在艾因兹生病期间开始思考 , 如果找不到药物和治疗方法 , 怎样才能把艾因兹留下来?最终他说服全家人了解了人体冷冻这一技术 , 让艾因兹在储存罐中静静地休息 , 等待在一个没有疾病的世界里重生 。目前 , 全球能够独立完成人体冷冻全部程序并可以长久保存的只有四家 , 分别是美国的Alcor、CI , 俄罗斯的KrioRus和中国的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 。 最终 , 他们选择了距离手术地点很近的亚利桑那州的Alcor(阿尔科) 。在进行冷冻之前 , 阿尔科CEO马克思摩尔让艾因兹的家长们做好心理准备 , 因为目前关于重生的技术猜想 , 可能在未来根本无法出现 , 5-10年内是无法复活的 , 再次相见是很难的一件事 。但艾因兹的父母和家人依然决定 , 留给小女孩一个希望 。 他们录制给未来艾因兹的视频中 , 告诉她——如果将来有一天醒来 , 希望你知道我们很爱你 。延续生命 , 等待希望 , 是许多冷冻技术参与者及其家人的初衷 。 幸好伴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 , 不是只有好莱坞明星、科学家、科幻爱好者等等才能尝试 , 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另一种选择 。比如2016年 , 身患癌症的14 岁英国女孩JS给法官写了封信 , 希望自己能够被冷冻起来 , 在未来有机会被救治并醒来 , 哪怕是几百年之后 。2018年 , 山东泰安72岁的刘爱慧被宣布肺癌临床死亡后 , 在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接受了人体冷冻 。 她曾在生前对丈夫表示 , 人死了以后火化就是一把骨灰 , 自己的尝试看是否真的能延续生命 , 也算是对社会做了贡献 。把希望留给未来 , 是这些冷冻人及他们的亲人 , 留给人类的火种 。死去的人能复活 , 真的能解锁人类未来吗?当然 , 和所有的前沿技术一样 , 人体冷冻技术同样是一个“魔盒” 。 正如博尔赫斯的《永生》中所描绘的那样 , 肉体的不死也可能让人类进入到一座轮回的迷宫之中 , 被永远囚禁 , 因为一旦没有了死亡 , 生命中的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 。而《冻结的希望》这部影片 , 也尝试引领我们对技术引发的潜在问题进行思辨 。一方面是伦理上的 。 死去的人能复活 , 本身就是挑战社会现有伦理的事 , 这是否证明拥有金钱就等于拥有无限的生命?长此以往显然会出现严重社会问题 。 事实上 , 在接受众多泰国本地电视台的采访时 , 艾因兹的父亲就一直在面临“违背自然因果”“打扰灵魂飞升”之类的质疑……同时 , 人体冷冻也在挑战技术哲学 。 艾因兹能否顺利复活 , 复活后的人还是不是“艾因兹” , 都是一个未知数 。 为此需要脑科学家来帮助保存大脑中的神经元 , 以努力将艾因兹本人能够带到未来重生 , 而不是她的复制品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还是一种“看看就好”的技术 。对于普通人来说 , 人体冷冻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看过影片之后 , 大家会从一种对新技术感到刺激、神奇的情绪当中 , 变得慎重、理性 , 同时充满希望 。 因为永生 , 不再是一种奢望 , 但选择 , 却关乎所有人的现实与未来 。生命的永恒循环:打开迷宫需要的三道锁刘慈欣在《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一书序言中所提到:“相对于有着明确现实意义的应用科学和技术 , 每个人更应该了解的却是最基础的科学理论 , 以及其最前沿的进展 , 因为这是人类眼中宇宙和大自然的最新图景 。 ”探究人类的生存可能 , 是所有幻想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种 。 而必须承认的是 , 人们对于人体冷冻的需求是存在的 。 而解决技术不确定性与不可计算性的根本 , 不是对其避而不谈、漠不关心 , 而是通过引发思考与讨论 , 为新技术上几道安全锁 。第一道锁:规则建设 。 对前沿技术进行政策法规层面的规则设计 , 才是规避风险 , 避免像基因编辑那样为恶魔所用 。 比如在贺建奎宣布CCR5基因编辑双胞胎女孩出生后 , 我国卫生部就发布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新法规 。第二道锁:大众共识 。 除了严厉刑罚之外 , 预见性的探讨能推进共识 。 因此 , 将新技术科普给大众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道锁:科技传播 。 既然要激发大众讨论 , 那么科学传播到底是从科学主义还是技术主义来解读新应用 , 对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者的区别在于 , 科学主义对科学改变人类生活前景具有积极乐观的看法 , 而技术主义则秉持着过度推崇技术本身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悲观论调 。 这也是大众面对新技术时最容易出现的分歧 。博尔赫斯曾说 , 人类的生存实质是一次次的死亡体验 , “死亡使人们变得聪明而忧伤” 。对死亡和痛苦的感知与超越 , 正是因为人类心中拥有渴望怜惜的人 , 有害怕失去的东西 , 有希望挽回的珍宝 。一场死局 , 也可能是希望的破晓 。 这条技术突围之路 , 比最终的结果更令人期待 。
推荐阅读
- 智能视频换脸技术太可怕
- 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了?
- 黑龙江家庭疑食物中毒致7死:食材在冰箱冷冻1年
- 新冠治疗技术有突破进展!川普盛赞再生源抗体
- “医院门前见危不救”,道德之外还需“技术求解”
- 俄罗斯拒绝分享技术,CR929因分歧严重遇挫暂停
- 今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有几样震撼到你
- 研究显示:新冠抗体可在人体内留存至少3个月发布
- 法美学者开发基因编辑技术获诺贝尔化学奖
- 高光!南京大学攻克新的光刻技术有望解决我国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