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保障教育质量( 二 )


可以预期的是 , 包括面授和网课的混合教学模式会进入常态化 。 面对这种常态化 , 总结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 分析其中的短板与不足 ,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是另一个挑战 。 比如 , 在线教学形态单一、教学模式没有及时创新:老师如果只是把面授的教案和课堂教学的套路搬到网络上 , 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和手段 , 就很难抓住学生注意力;质量保障缺乏有效机制、与面授存在实质差距:学校、老师、同学和家长还没形成一种新的质量保障监督协同机制;软件平台通用性、友善性不足 , 师生使用很难得心应手:教育工作者要全心关注信息科技、提出更精准的软件规格标准 , 软件开发者要潜心关注教育 , 秉持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 增加软件开发迭代频率 , 及时反馈、加快完善是关键 。
新冠疫情和防控事实上让在线课程、远程教育强行接入了中小学教育 , 教育信息化价值得到集中呈现 , 这无疑是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创新的机会 。 “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将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取代 , 实现规模化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统一 。 探索基于信息科技的新型教学模式 , 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 , 促进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 , 关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都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
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广泛的教学资源 , 中小学教育必将开始更深刻的教育改革创新进程 。 信息科技是这个进程的核心 , 基础设施的改善、平台的增强、软件的友善、资源的丰富 , 都离不开中小学教育相关人员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与信息素养的提升 。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定会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 , 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应该成为教师素养的“双核要素” 。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信息素养 , 敏感的信息意识、科学的计算思维、适切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内化的信息社会责任是疫情防控中的中小学教育健康开展、教育改革上台阶的关键 。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12日第3版
作者:熊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