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八府巡按”有多牛?相当于如今什么职位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 , 正是“八府巡按” 。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 , 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 , 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 , 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 , 硬是把案翻了过来 。 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 , 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 , 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 , 立刻就咸鱼翻身 , 在朝堂上怼天怼地 , 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 , 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
其实 , 所谓“八府巡按” , 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 , 正史上的叫法 , 应该是“巡按御史” 。 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 , 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 。 严格说来 , “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 , 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 , 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 。 但权力却极大 , 号称“代天子巡狩” 。 按现在的话说 , 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 , 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 。如此地位 , 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 。 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 , 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 , 也是牛得不行 。 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 , 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 , 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 , 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 , 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 , 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 , 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 , 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 , 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 , 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 。 这下彻底“自作孽” , 官职被剥干净不说 , 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 。 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 , 除了倾家荡产外 , “人也瘦了一半” , 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 , 呜呼死了!”可见 , 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 , 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 , 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 。
那在真实历史上 , “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 , 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 , 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 , 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 , 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 , 长则一两年 。 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 , 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 , 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 。 伙食也是奇差 , 连烧鹅都吃不上 。 跟传说中的“很肥” , 真是不搭边 。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 , 巡按御史制度 , 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 , 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 , 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 。 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 , 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 , 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 , 府县案官” 。 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 , 都在其考核范围内 。 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 , 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 。 甚至可以“大事奏裁 , 小事立断” , 也就是“说办谁 , 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 , 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 , 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 , 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 。 放在当时官场上 , 这就是典型“自作死” 。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 , 明朝的官员考课 , 通常是“九年三考” , 对地方官的考察 , 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 , 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 , 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 , 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 。 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 , 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 , 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 , 都要纷纷拜见……当然 , 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 , 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 。 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 。 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 , 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 , “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 。 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 , 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 。 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 , 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 , 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 。 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 , 早年“巡按山西”时 , 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 , 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 , 挽救了数百“冤囚” 。
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 , 强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 , 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 。 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 , 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 , 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 , 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 。 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 , 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 。如此战果 , 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 , “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 。 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 , 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 。 吓得官都不做了 。 明朝“老直臣”王恕 , 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 。 ”所以 , 明清野史戏曲里 , 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 , 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 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 。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 , 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 , 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 。 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 , 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 , 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 。 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 , 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 。 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 , 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 , 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 , 从而“民粮易完 , 军储易足” 。以这个意义说 , 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 , 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 。 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 , 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 , 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 , 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 , 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 , 就是背后无名英雄 。
推荐阅读
- 探索未来|考选调生有多次机会? 是真的吗
- 每天一首音乐|「夜读」那些又忙又自律的人,活得到底有多赚?
- 探索未来|这3所拥有世界排名第一学科的“非985”高校, 实力毕竟有多强?
- 东北的土地改革威力有多大?东野不到2年征兵50万!
- 糗事百科|18万考生缴费后弃考, 国考竞争到底有多大?
- 中国黄金周“人从众”?你不知外国人有多羡慕
- 居委会大爷|深思,你的学习爱好拓展有多大,决定未来成就便能有多大
- 怎样不秃顶|1个原子转化为能量功率有多大,能推动电瓶车跑多远?
- 半岛晨报|“从钱塘江跳下去有多高?”小伙想要轻生,民警:我不会告诉你
- 青年|夏天女生上完厕所到底有多尴尬???我就笑笑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