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戏精赵匡胤怎样导演了“陈桥兵变”这部大戏

千古“戏精”赵匡胤怎样导演了“陈桥兵变”这部大戏原创 额滴神千古戏精赵匡胤怎样导演了“陈桥兵变”这部大戏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 , 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大宋朝的兵变事件 。 成语“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其实是一回事 。唐代以后的五代十国 , 到了公元960年时 , 已经进入到梁唐晋汉周的后周时期 。公元959年 , 周世宗柴荣驾崩 , 其七岁儿子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 , 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 , 有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 , 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 , 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周军行军到四十里开外的陈桥驿 , 赵匡胤和节度掌书记赵普密谋兵变 。 节度掌书记是个什么角色?侍卫文书一类的官员 。赵普等密谋策划 , 发动兵变 , 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 , 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 , 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 , 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 , 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 , 改国号为“宋” , 仍定都开封 。 历代文人无限向往的宋朝就此开张了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精心策划的兵变夺权事件 。 但正史上的记载都是 , 赵匡胤极不情愿的被哗变士兵胁迫上位的 。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可以肯定 , 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夺权事件 。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情节有太多明显的破绽 , 成为了整个“陈桥兵变”大戏的硬伤 , 那就是黄袍哪来的?赵匡胤为什么在兵变前夜大“大醉”?军队休整为什么要放在不远不近四十里外的陈桥驿?传说中的契丹军队跑哪儿去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契丹入侵这回事儿 , 那么赵匡胤是如何走了四十里就知道契丹军不会入侵?而且敢大摇大摆披上黄袍返回开封?当初说契丹军联汉入侵的信息或者谣言又是如何出笼的?黄色在古代是帝王的专用颜色 , 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 。 按照赵匡胤和赵普的剧本 , 他们两人事先都不知道众将会逼赵匡胤当皇帝 。可是 , 这时赵普却不知从哪找来一件精心准备好的黄袍 , 你说你没预谋?鬼会信吗?赵匡胤算是古代历史上一位非常厉害的角儿 。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评价他 。第一个 , 从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讲 , 他是为数不多的甚至罕见的治国理政天才 。赵匡胤发动兵变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 。三十三岁的年龄在今天的社会还有相当一些年轻人选择晚婚、没有成家 , 一些男人从心理上讲还是个娃娃 。在官场 , 混的好的三十三岁的年轻人充其量也就混个科长或者副处长 。 但三十三岁的赵匡胤已经经过个人打拼成为了皇帝 , 而且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继汉唐之后又一个了不起的朝代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 , 几乎都是人喊马嘶 , 刀枪林立 , 或扯旗造反、图谋篡位 , 或兄弟相残父子反目 , 或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但是 , 赵匡胤夺权 , 只用短短三四天时间就兵不血刃地结束了 。战乱几十年分裂割据状态的五代十国被赵匡胤迅速地终结并且统一了 , 并且创建了一个统一稳定和繁荣的文人有很高社会地位的朝代 。赵匡胤时代的宋朝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 后期的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程度达到了巅峰 。最为重要的是 , 宋朝的三百多年 , 中国的诗词艺术、书法艺术和美术艺术达到了后世至今几乎无法超越的高峰 。 所以 , 赵匡胤的智慧和谋略是超级的 , 宋朝的社会文明进步是前行的 。第二个 , 从人性和人品角度讲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专制社会 , 无非是暴力夺权的不断重复 。 司马王朝推翻了刘汉王朝 , 李家王朝推翻了杨隋王朝 , 朱家王朝推翻了蒙元王朝 , 如此而已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 , 被誉为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的白起 , 公元前294年 , 出兵攻打韩、魏 , 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 , 斩获首级二十四万;前278年 , 领兵攻楚 , 放水淹鄢城(今湖北宜城东南) , 军民死伤数十万 , 尸体到处随水漂浮 。唐末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 , 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的一年时间里 , 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 , 将活人粉碎 , 以人肉作军粮 , 供应他围城部队 , 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 , 创造了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 。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的霸业 , 可以说完全是由森森的白骨搭建起来的 。公元1215年 , 成吉思汗攻陷金国都城中都(北京) , 对城中居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 , 超过100万人未能幸免 。据说忽必烈自己估计他的蒙古人 , 仅在中国北方就直接屠杀了1800万人 , 而历史学家估计中国北方人口死亡三千万 , 占人口90%左右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在位三十年 , 杀人二十万 , 登基将所有立过大功的功臣几乎全部杀光 , 可谓冷酷、残暴到了极点 。比起父朱元璋来 , 儿子朱棣也毫不逊色 。1402年 , 他夺了亲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 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几乎被杀绝 , 一次就枉杀了14000多人 。明朝汉王朱高煦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叔父 。宣宗朱瞻基被公认宅心仁厚 , 但在一人权在握坐气时 , 最终还是残忍地命人扛来许多木炭 , 用木炭将大铜缸堆埋起来 , 然后点火将亲叔叔朱高煦活活烧死了 。但是赵匡胤不同 。 他本来可以采用朱元璋的方式 , 简单快速地剪除威胁他地位的功臣势力 , 但他只用一场酒宴就免除了无数人的人头落地悲剧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 , 为了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 为了巩固新生王朝 , 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 在称帝的第二年晚朝时 , 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 , 酒兴正浓时 , 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 。长叹了一口气 , 口吐苦衷 , 他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 , 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 , 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 。然而 , 当天子太过艰难 , 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 , 我现在是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 , 夜夜失眠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 , 宋太祖继续说:“你们拥立我当上皇帝 , 是因为我当上皇帝后 , 你们可以锦衣玉食荣华富贵 , 如果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为了荣华富贵也起这个念头 , 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呢?”石守信等人听了 , 知道这话中有话 , 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 , 天命已定 , 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 , 你们虽然无异心 , 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 , 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 , 即使你不想当皇帝 , 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 , 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 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 , 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 , 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 , 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 , 不过是想多聚金钱 , 多多娱乐 , 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 。 你们不如放弃兵权 , 回故里去 , 多置良田美宅 , 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 , 日夜饮酒相欢 , 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 , 君臣之间 , 两无猜疑 , 上下相安 , 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 , 再无回旋余地 , 只得俯首听命 , 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 , 石守信等人份上表声称自己有病 , 纷纷要求解除兵权 。 宋太祖欣然同意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有些史学家对赵匡胤的智慧才略和宽厚仁慈评价很高 。 智慧和才略我很赞同 。 但对他的人品评价为宽容与仁爱 , 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原因很简单 , 赵匡胤的所作所为 , 根本目的还是维护专制皇权 , 确保他的赵宋王朝千秋万代 。只不过作为贵族出身的皇帝 , 赵匡胤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己 。 在维护专制这一点上 , 历朝历代的皇帝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说穿了 ,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只不过是大大小小的土匪 , 只是大小和凶残程度不同而己 。要说不同 , 只能说赵匡胤是一个天才式的好演员 , 老戏骨 , 极品戏精 , 他的以假乱真的表演足以让专业演员羞愧!但是 , 作为出身贵族的皇帝 , 比起那些出身贫寒的皇帝刘邦、朱元璋等人的暴力、冷酷 , 血腥 , 杯酒释兵权的智慧是值得称道的 。这也说明 , 再疯狂再黑暗的时代 , 也会有人性的光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