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消费的前世今生:牛奶如何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二 )

摘编 | 刘亚光

从“传统补品”到“现代生活方式”

早期的上海市场上鲜奶产量有限 , 且卫生状况堪忧 , 又不利于保存 , 所以不少外侨开始寻觅鲜奶的替代品 , 奶粉和炼奶成为最佳的选择 , 并大有和鲜奶争锋的势头 。 而炼奶与奶粉进入中国市场后 , 一直被当做传统的补品 , 而不是单纯的饮料 。 故在19世纪末 , 奶粉和炼奶多在药方中销售 。 实际上 , 不少进口奶粉产品有着药企背景 , 如葛兰素奶粉所属的葛兰素药业就是北美知名药企 。

从传统中医角度而言 , 宣传产品的滋补效果 , 必须结合辨证论治的特点 , 还需要讲究四季时节的变化和体质不同 。 因此此时 , 奶粉的宣传离不开传统中医的气血观念 , 奶粉的广告多作为冬令补品来宣传 , 话语离不开“益气补血”、“强筋健骨”之类的词语 , 如雀巢牌补身牛奶粉广告词云:“年老胃弱者不可不用雀巢牌牛奶粉 , 盖血乃生命之源 , 故所食养生之品必为血所吸收者 , 唯有雀巢牌牛奶粉 , 为即易消化又易血所消化者也 。 ”

将牛奶作为补品来看就有了“性热”“宜冬不宜夏”的概念 , 于是上海市场牛奶消费量也呈现了冬多夏少的态势 , “闻牛奶棚之营业系有季节性者 , 每年中以9月、10月、11月、12月4个月为最佳 , 夏季最为清淡 , 余则平平 。 ”不少畜牧专家和营养学家对此提出纠正 , 认为四季皆可饮用牛奶 。 其实中医对牛乳的描述基本是“味甘微寒” , 认为其主治“消渴”“热哕”和“劳损” , 这三者被看作是“热症” , 足见牛奶的中医属性非温 。 这些牛奶制品可以被视为早期的功能性食品 , 也是中国传统药膳的延续 。 不过 , 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兴起 , 牛奶及其制品开始由传统补品变身现代营养学体系下的营养品 。

民国的畜牧学专著在提及牛乳的营养价值时 , 虽然也延用了传统养生知识来说明服用牛乳的必要性 , 但却更加突出了“科学”“卫生”“营养”等现代概念 。 比如顾学裘认为牛乳“其营养料之丰富 , 实不亚于其他食料也” , 谢家驹也在《乳品学》中将牛乳比作“世界上最完美的事物 , 营养丰富 , 且易消化 , 故欲改进我国人民之营养 , 当先使牛乳成为普遍化之大众食物” 。 这些专家的著述并不涉及具体的产品 , 其论述重点在于劝服民众养成饮用牛奶的习惯 。 而乳品厂商则借助科学、营养、卫生等概念宣传自己的产品 。 例如对于牛乳中营养成分的介绍 , 最初只涉及乳糖、脂肪、灰质及蛋白质 。 进入20世纪后 , 科学界发现了维生素 , 并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 此后对牛奶的介绍就开始结合维生素概念 , 并称为“生活素”或“生活质” 。 1920年宝华干牛奶的广告就以“生活素”为卖点 , 并于广告中专门解释“生活素之原理” , 力推“生活素为康健强身辅助人体发育之要素 , 无论老幼常服必获佳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