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23年33次入山扶贫!凉山孤儿们有了“张妈妈”

:原题为_中国新闻网|23年33次入山扶贫!凉山孤儿们有了“张妈妈”。
【中国新闻网|23年33次入山扶贫!凉山孤儿们有了“张妈妈”】“我整夜整夜做梦 , 梦见凉山的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闭上眼 , 就会听到山寨里的土鸡在黎明前发出凄怆、悠长的啼叫 , 叫得令人心碎 。 ”
走到哪里 , 张俊兰都会带上那盏小小的煤油灯 。 这次 , 来到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的现场也不例外 。 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专访时 , 张俊兰说那盏煤油灯时刻提醒着自己 , 偏远的大山深处 , 还有一群艰难求学的孩子在等待 。

中国新闻网|23年33次入山扶贫!凉山孤儿们有了“张妈妈”
文章图片
1998年张俊兰进凉山送去筹建希望小学的建校款 。 受访者供图1997年 , 身为《天津日报》采访人员的张俊兰第一次走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贫困地区进行调研采访 。 一踏进大山 , 眼前的一幕幕让她触目惊心:在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凉山 , 男女老少赤脚走在山地上 , 只能吃水煮土豆 , 住处往往阴暗潮湿、四面透风……
半个多月的采访 , 张俊兰深入到一家家农户之中 , 体验着他们最真实的日子 。 从凉山回到天津后的那段时间被张俊兰称为“一生中最难过的日子” 。 “我整夜整夜做梦 , 梦见凉山的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闭上眼 , 就会听到山寨里的土鸡在黎明前发出凄怆、悠长的啼叫 , 叫得令人心碎 。 ”凉山的一幕幕景象 , 让她无法忘怀 。

中国新闻网|23年33次入山扶贫!凉山孤儿们有了“张妈妈”
文章图片
2003年张俊兰为凉山民族中学贫困生送去助学金 。 受访者供图于是 , 张俊兰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了凉山系列报道中 。 一篇、两篇、三篇……一提起笔 , 想到大山里孩子的眼神 , 她的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 模糊了一张又一张稿纸 。 终于 , 从1997年10月9日开始 , 她的五篇“凉山纪行”系列报道见报 。
紧接而来的 , 便是不停的热心电话和读者来信 。 “那些报道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凉山 , 大家纷纷捐款捐物 。 ”张俊兰说 , 那时在天津农村的12个郊县 , 许多乡村、学校、机关单位、企业每天都有以情系凉山为主题的活动在进行 , 参加扶助凉山的读者达数万人 , “有些甚至是贫困区的农民拿着老乡们捐出的一分、一角、一元、两元凑成的五千多元送过来 。 ”被读者们的善良感染着 , 也被大山牵挂着的张俊兰花了几个月时间接听电话、整理捐赠信息、编写跟踪报道……一批批来自天津的衣物、文具被源源不断寄往凉山 。 这时 , 张俊兰在思考:若想彻底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 ,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素质 , 改变凉山的未来 。
中国新闻网|23年33次入山扶贫!凉山孤儿们有了“张妈妈”
文章图片
2005年张俊兰受读者在凉山筹建第二座希望小学 。 受访者供图
1998年1月 , 张俊兰带着筹集到的16余万元的希望小学建校资金再次来到凉山 , 当地人说 , “真想不到这个女采访人员会回来 , 回到数千里之外的重重大山里面帮我们 。 ”彝族乡亲捧着彝族盛装在县界上等待她 , 把她当作远方的亲人 。 在乡村的泥巴墙上 , 她看到了人们自发张贴的标语:张俊兰采访人员志愿新闻扶贫落笔重千钧 , 宣传凉山扶助彝乡义举永驻百姓心!同年8月 , 又一次来到凉山的张俊兰看到了一座崭新的校舍矗立在凉山布拖县亚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 。 那一刻 , 她意识到300多个穷苦的凉山彝族孩子终于告别了昔日四面透风、随时可能倒塌的教室 , 坐在了温暖明亮的新教室里 。那一次进山 , 她用自己的双脚重走凉山孩子漫长艰难的上学路 。 从此 , 张俊兰的心再也没有离开过凉山 。 她联系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海内外爱国慈善家等 , 又陆续建立两所希望小学、在七所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以及创建孤儿班 。 谈及创建孤儿班的初衷 , 张俊兰坦言 , 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医疗卫生条件差等因素 , 凉山有着许许多多孤儿 , 而这部分孤儿群体无疑面临家庭穷困、寄人篱下、失学等困难 , 最亟待救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