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相拥沉尸河塘:殉情论,为何会走向两个极端?
南通年轻男女“相拥沉尸河塘”事件 , 虽然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案情 。 但是 , 在媒体舆论的基调里 , 已经直指“殉情论” 。 要知道 , 在确切的信息中 , 能实证“殉情”的有效信息并不多 , 最为具象的细节 , 大概也就是“相拥沉尸”的既视感 。当然 ,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具象细节” , 才导致这对“年轻男女的沉尸”充满话题性 , 起码会成为媒体舆论发散想象力的催化剂 。 不过 , 就“殉情论”的探讨 , 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 。 在朴素的“殉情”认知中 , 人们更强调“凄美”的“殉情图景” , 认为二人虽死 , 但是死出美感 。于此 , 出现“总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以及“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殉情”也就不足为奇 。 只是 , 在这个过程中 , 人们看到的更多是情爱积极的部分 , 而对于情爱消极的部分始终是处于避而不谈的 。 这导致 , 在“殉情论”中 , 人们非但看不到生活的无情 , 反而会以“相拥知己 , 死又何妨”的偏激去消解残酷 。与此同时 , 也有人强调“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 所谓的“殉情”就是傻 。 只可惜 , 无论是肯定的“殉情论” , 还是否定的“殉情论” , 很大程度上 , 都没有基于“当事人视角”去思考生死的问题 。 而这似乎 , 也是人们看待生死问题上 , 始终处于虚无状态的主要原因 。按照斯宾诺莎的说法 , 生命中发生的每件事都是必然的 , 只要我们承认这个事实 , 就能与生命中发生的事拉开某种情感距离 , 它们将不再使我们沮丧 。 以这套逻辑上去看南通年轻男女“相拥沉尸河塘”事件 , 其实就是 , 他(她)们的死既然是必然的 , 那么所谓的“殉情论”追问或许本身就显得很无聊 。只是 , 回到繁杂的生活中 , 无聊本身就是常态 。 于是 , 谈论他(她)者的生死就成为一种生命图景 。 不过 , 就如谢利·卡根所言:“人只有身体 , 没有灵魂 , 永生是坏事 , 而非赐福 , 自杀在某些情况下 , 可能既理性又合乎道德” 。 而这似乎在解构“殉情论”时 , 是绝对不可回避的 。事实上 , 在传统的“殉情论”认知中 , 基本的底色是悲凉的 。 要知道 , 只有人们认为现实生活残酷无情时 , 才会去追求“死亡聚合”所塑造的美感 , “这一点”应该无需争论 。 所以 , 也就能理解 , 为何媒体舆论仅凭“相拥沉尸”就能笃定这是一起“殉情”事件 。一般来讲 , “殉情”泛指情侣和夫妻的相约自杀 。 因为 , 在所有的情感维系中 , 唯独婚恋关系最微妙 。 毕竟 , 它不像亲子关系 , 有血缘关系的勾连 , 这种情况下 , 要想超越物质基础的情感维系 , 最真实的体现就是“用生命表忠贞” , 当然 , 这也很好的实证了 , 其实多数人的婚恋都只是搭伙过日子而已 。于此 , 但凡出现“殉情的男女” , 往往就会被推上“忠贞的神坛” 。 可事实上 , 这些认知 , 更多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裹挟 , 跟殉情的当事男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 甚至 , 就社交媒体上的“关注” , 更多只是一种抽象的关注 , 而回到当事者的悲苦上 , 或许只有他(她)们的亲属才是真的在乎 。然而 , 媒体舆论从被“殉情感动” , 以至于到“理解殉情”的过程 , 最终的落脚点一定还会回到真实的生活 , 只有如此 , “殉情论”才能形成闭环 , 才能被人们普遍性的接纳 。 要不然 , 较为单一的去谈论生死命题 , 很大程度上就会陷入消费死者的困境当中 。很多人在谈到这起“男女相拥沉尸河塘”的事件时 , 把“外来务工人员”的悲苦拿到台面上说道 , 强调打拼不易 , 人生维艰 , 言外之意 , 好像是维艰的生活把这对年轻男女逼上死路的 。 这种说法虽然经不起推敲 , 可还是撬动很多人的情绪 , 并形成一定的“舆论涡流” 。只是 , 在真实的生活中 , 又有多少人生活过得容易呢?难道 , 就因为生活维艰就要走上绝路吗?这显然也是个答案不唯一的追问 。 当然 , 如果要是一个人活着的痛苦比死亡还多 , 可能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 。 但是 , 对于大多数自杀者来讲 , 可能多半是对生活的误判而已 。不得不承认 , 谈到“殉情论” , 自然就会牵扯“自杀论” 。 在一定程度上 , 我们的文化基质中弥漫着对自杀的鄙夷 , 混杂着侮辱、恐惧以及不认同 , 因此人们很难心平气和、一清二楚地讨论这个话题 。 大多数人会认为只有疯子才会“自杀” 。甚至 , 很多时候 , 哪怕有人只是考虑和自杀有关的事 , 就会被认为脑子出问题 , 如果不是出问题 , 显然就是不道德的 。 所以 , 这也导致 , 在谈论“自杀”的时候 , 一定也要尽可能的名正言顺 。 于是 , “殉情”的说法就被推广开来 , 能往上靠尽量往上靠 , 尤其是男女一起自杀的事件 。因为 , 对于这种表达 , 既对死者尊重 , 也能给自己留足话茬 。 只可惜 , 对于这种得体的弥合 , 反倒是对生死不够真诚 。 因为 , 回到“殉情论”本身 , 更多是借他(她)人的死亡 , 在注解自己的人生 , 而这似乎才是这起年轻男女“相拥沉尸河塘”事件最真实的“舆论存在感” 。原创文章 , 谢绝转载 , 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
推荐阅读
- 印度一对男女直肠藏2.28斤黄金走私,在机场被抓获
- 左德刚|少年沉尸公厕疑案:嫌犯5次被判死刑,法院当庭释放43天后又被逮捕
- 200所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榜,大学脱单还有望吗?
- 婚恋|工地上的人住哪?男女毫无隐私,床与床之间仅靠一块布遮挡!
- 国际有料驿站|山东一黑老大终审获刑25年:徒弟杀人沉尸黄河,有人吓得想翻供
- 央广网|贵州几个男女结队翻越护栏,两个人摔倒,三个人被撞飞
- 烟草VS事业单位,我该怎么选?
- 阴盛阳衰!香港20年后人口将达811万男女加剧失衡
- 男女版打饭窗口,是避免浪费还是性别对立?
- 韩成人片男女收入差距巨大,女演员公开分享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