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志愿者亮相服贸会擦亮首都最美“金名片”

:原题为_北京青年报|志愿者亮相服贸会擦亮首都最美“金名片”。
志愿者亮相服贸会擦亮首都最美“金名片”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至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 为做好2020年服贸会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 北京团市委在全市招募了1300名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 。 志愿者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京27所高校及朝阳团区委 , 服务岗位涉及核心展区、新闻中心、媒体酒店、驻地酒店、首都机场、大兴机场等地的89个岗位 。 昨天 , 已有不少志愿者上岗 , 他们以饱满的状态亮相服贸会、服务服贸会 , 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形象、北京形象 , 再次擦亮首都最美“金名片” 。
交通保障
两个机场迎接八方嘉宾“我们是首都机场恢复直航国际航班后 , 抵达首都机场的第一批志愿者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千一说 , 此次服贸会 , 他和其他10名志愿者加入了交通保障组 , 志愿工作分为9时至14时30分以及14时30分至20时两个时间段进行 。 志愿工作主要以引导、接待嘉宾为主 , 分别在T2与T3航站楼开展 。
昨天9时 , 王千一和其他志愿者来到首都机场的T2、T3航站楼 , 进行关于志愿服务的流程培训 。 在此之前 , 他们已经进行了关于文化、礼仪、志愿知识、服贸会背景等通用课程培训 。
在路上 , 交通保障组负责人向志愿者们讲述了服贸会的背景与意义、主要展览内容 。 他告诉志愿者 , 本次服贸会的主题是“全球服务 , 互惠共享” , 共计1.8万家境内外企业及机构线上线下注册参展参会 , 超10万人注册参会 。 “内心还是很激动的 。 ”王千一告诉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 在他看来 , 服贸会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服务贸易的展览会议 , 更是一座国家文化的交流桥梁 , 重要性不言而喻 。 接待嘉宾、测温、帮助他们搬运行李、引导他们有序上车 , 刚抵达首都机场 , 志愿者们便各司其职 , 展开了志愿服务 。
同样在昨天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另一批志愿者穿戴整齐 ,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赶往了大兴机场 。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 , 我国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吕赛彤说 , 此次志愿服务的意义不言而喻 , 也让他们丝毫不敢怠慢 。
抵达大兴机场 , 志愿者们快速熟悉工作环境后 , 被分为三个小组 , 立即投入紧张而有序的一天志愿服务之中 。 在下午回学校的路上 , 吕赛彤看到了朋友圈其他高校的同学分享了不同岗位的工作照片 , 心里很充实:“我们在不同的岗位 , 却有着共同的目标 。 ”
新闻中心
切换不同语言为境内外采访人员服务
9月3日、4日 , 是中外媒体采访人员领取采访人员证的集中时间 , 在新闻中心 , 仅志愿者一天发放的采访人员证就有数百张 。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翟姊祺是负责媒体证件发放的志愿者之一 。 工作职责包含核对媒体采访人员身份 , 协助登记个人信息 , 配合发放媒体包、媒体证件及线路引导等工作 。
在这些前来领取媒体证件的采访人员中 , 不乏外国媒体人的身影 。 9月3日 , 新闻中心迎来一位日本媒体采访人员 。 翟姊祺本来还担心语言不通 , 当她听到这位采访人员熟练地说着“您好”“谢谢”等时 , 松了一口气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当她说完“请您在这里填写您的媒体证件号”后 , 这位采访人员一边点着头一边将另一个毫不相干的号码填了进去 。 原来 , 这位日本采访人员并不能完全听懂中国话 , 只会说一些日常用语 。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 翟姊祺赶紧切换成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和这位采访人员沟通 , 说明情况和问题 , 并完成后续服务 。 看到他拿着成功领到的媒体证件 , 再次用中文说“谢谢”时 , 翟姊祺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
同样 , 在昨天 , 又发生了这样一件因语言不通引起的小插曲 。 一位外国采访人员在领取完媒体证件后 , 没有扫码出示北京健康宝信息便走了进去 。 几位安保人员在他身后喊了数声“请扫码” , 这位外国朋友一脸疑惑 , 表示不解 。 翟姊祺连忙迎上前去 , 用英语向他解释: “Please scan this QR code and follow its process, thank you!(请扫描这个二维码 , 并按其步骤操作 , 谢谢!)”进门问题终于解决 , 这位外国采访人员也向翟姊祺竖起了大拇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