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焦|诺兰是穷尽了电影“时间”,还是耗尽了观众耐心?

深焦|诺兰是穷尽了电影“时间”,还是耗尽了观众耐心?
本文插图

喜马拉雅/爱发电APP关注深焦Radio
苹果播客/小宇宙订阅深焦DeepFocusRadio
---
深焦|诺兰是穷尽了电影“时间”,还是耗尽了观众耐心?
本文插图

对时间的持续探索、对胶片电影的热爱、对行业的支持——诺兰能否拯救电影?
作者:JamesMottram
译者:小双
原文刊于《视与听》杂志2020年10月刊
当一个电影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走回头路时 , 这通常是令人担忧的迹象 。 但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Nolan)和他这部脑洞大开的最新商业大片《信条》(Tenet)来说 , 走回头路反而变成了一件好事 。 作为其非凡作品中的第十一部 , 该片展现了这位英籍美国导演最大胆的一面——这是一个彻底颠覆了类型片的间谍故事 , 让詹姆斯·邦德(JamesBond)、杰森·伯恩(JasonBourne)和其它所有电影中的间谍世界显得非常平淡 。
深焦|诺兰是穷尽了电影“时间”,还是耗尽了观众耐心?
本文插图

克里斯托弗·诺兰
《信条》设想了一个人物可以穿越时空向过去移动的世界 , 让人感觉是诺兰迄今为止的巅峰之作 。 比起他之前的盗梦题材作品《盗梦空间》(Inception , 2010)或科幻寓言片《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 2014) , 《信条》甚至进一步挑战了叙事的极限 , 让诺兰几乎又重回到了《记忆碎片》(Momento , 2000)这部让他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作品 。
诺兰的首部低成本黑白剧情片《追随》(Following , 1998)是他第一次尝试非线性叙事 , 在这之后 , 他创作了《记忆碎片》 。 这部关于寻求复仇的失忆男主角莱昂纳德·谢尔比(LeonardShelby)的故事以一张宝丽来照片的特写作为开场画面 , 一个面朝下的死人形象逐渐淡出画面 。 墙上血迹斑斑 , 接着一把枪飞入谢尔比手中 , 子弹壳重新进入枪膛 , 而他刚刚才杀死的人重新复活了 。
深焦|诺兰是穷尽了电影“时间”,还是耗尽了观众耐心?
本文插图

《记忆碎片》剧照
《记忆碎片》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颠覆了时间顺序 , 而开头这个像是倒带回放的影像画面显然已经陪伴了诺兰20年 , 为《信条》奠定了基础 。 确实 , 尽管这个新片项目是商业机密 , 但导演几个月来一直在吸引我们对新片方向的关注 。 就拿电影的序幕来说 , 恐怖分子围攻乌克兰歌剧院这个令人高度紧张的情节 , 其实在去年12月《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StarWars:TheRiseofSkywalker)的IMAX放映开场前就放过了 。
这个序幕向观众第一次介绍了由约翰·大卫·华盛顿(JohnDavidWashington)饰演的《信条》主角——一个被称为“主人公”的无名间谍 , 很快就被招入一个叫“信条”的秘密机构 。 在这场围攻的混乱场景中 , 诺兰部署了电影中第一个“回放”时刻 , 子弹从墙的裂缝中逆向而出 , 穿过一名袭击者 , 回到了发射子弹的枪口 。 《信条》的第二部预告片在五月发布时 , 里面出现了“主人公”在射击场上用枪“接住”了子弹 。
深焦|诺兰是穷尽了电影“时间”,还是耗尽了观众耐心?
本文插图

《信条》剧照
这个在《信条》中被称为“逆转”的过程成为了电影的高概念——有一股来自未来的隐形势力发明了能够逆转物体熵的工业化技术 , 让车辆、武器甚至人都可以在时间线上往后倒退 , 而周围的世界却在保持在时间线上前进 。 为什么?因为诺兰作品中的核心主题“时间”正在耗尽 。 世界正面临着末日般的自我毁灭 , 更直白地说 , 未来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
诺兰邀请观众以另一种方式看待这个世界 , 《信条》里面直观地展现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倒着行驶、鸟儿倒飞、爆炸反冲、建筑重新回到完好状态等等画面 。 “如果你没法停下用线性思维来思考问题的话 , 就不要上直升机 。 ”亚伦·泰勒·约翰逊(AaronTaylor-Johnson)饰演的士兵对着“主人公”咆哮道 , 而这听上去就像是对普通观众的一个尖锐警告 。
深焦|诺兰是穷尽了电影“时间”,还是耗尽了观众耐心?
本文插图

《信条》剧照
我们观影的体验也是如此 , 电影的回文标题(Tenet)是叙事大胆原路返回的第一个暗示 , “主人公”目标是阻止冷酷无情的俄罗斯亿万富翁寡头萨特(AndreiSato , 由肯尼思·布拉纳KennethBranagh饰演) , 一个介于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中介” 。 诺兰的铁杆粉丝们会乐于津津乐道地分析这部剧的剧本 , 因为它让曾经的《盗梦空间》甚至都显得过于简单了(《信条》还曾被讹传为《盗梦空间》的续集) 。
片尾字幕中特别感谢了基普·索恩(KipThorne)这位理论物理学家 , 他的想法对《星际穿越》影响巨大 。 而这一次 , 《信条》也受到了索恩的影响 , 其中有许多让人大脑来不及运转的参考理论 , 包括索恩的前辈、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ArchibaldWheeler)与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一起提出的惠勒·费曼吸收体理论 , 探索正电子像电子一样在时间里向后移动的想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