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铁路榜样 | 罗宇航:焊花里的“数字人生”( 二 )


那段时间 , 罗宇航被这种微妙的感觉深深吸引 , 常常学得如痴如醉 。一次 , 家里来了客人 , 他爱人打电话让他回家时顺道买些菜 。结果 , 他只想着学习的事情 , 将买菜忘得一干二净 。
新时代·铁路榜样 | 罗宇航:焊花里的“数字人生”
文章图片

2015年5月 , 罗宇航走上工艺技术员岗位 , 开始学习焊接工艺 。一个误差不超过0.2毫米内实外美的焊头 , 需要焊机电流、电压、力值等120个参数的完美匹配 。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和科学缜密的总结 。
学贵得师 , 亦贵得友 。师傅送给他一本记录各种检测数据和检测心得的笔记本 。“那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 是诊断疑难杂症的秘方 。师傅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 。”初到新岗位 , 罗宇航1个多月没回家 , 吃住在车间 , 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 经常是优化调整好一组可行性数据 , 就赶快交给其他人焊接、落锤试验 。根据试验情况 , 分析比对后 , 他再优化调整参数 。循环往复 , 周而复始 。
新时代·铁路榜样 | 罗宇航:焊花里的“数字人生”
文章图片

在落锤试验现场采访人员看到 , 一块重达1吨的铁锤 , 从5.2米的高度落下锤击钢轨焊头 。“哐!当、当、当……”几声钝响后 , 焊头只是轻微弯曲并未断裂 。“这说明前期的参数和工艺没有问题 。如果有断裂迹象 , 就要重新调整参数 。”罗宇航解释说 。
千锤成利器 , 百炼变纯钢 。罗宇航调整试验了100多组参数 , 落锤实验了500多个焊头 , 摸索总结出了“三看”判断法 , 即通过看断口、看硬度、看波形 , 找准问题根源 。这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优秀工艺技术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
千回百折:4.8万个零缺陷接头
“遇到焊接难题 , 我们都找罗宇航 。”采访中 , 采访人员多次听到这句话 。
2018年 , 郑渝高铁郑襄段建设进入攻坚阶段 , 钢轨供应十分紧张 。但就在紧要关头 , 有一批钢轨焊接出现了质量问题 。延期出厂 , 就会影响高铁建设的整体工期 。郑州局集团公司邀请有关专家到场诊断 , 并试验了多次 , 结果仍然达不到出厂标准 。
新时代·铁路榜样 | 罗宇航:焊花里的“数字人生”
文章图片

【新时代·铁路榜样 | 罗宇航:焊花里的“数字人生”】 眼看这批钢轨最后交付的期限一天天临近 , 罗宇航心里十分着急 。查阅资料 , 分析钢轨母材的元素成分、导电性能、结构硬度……经过近2个月的苦思冥想 , 罗宇航最终打破思维定式 , 创造性地提出了极值焊接的解决方案 。
“我发现这批钢轨母材有几种杂质的含量同时达到极限值 , 这种情况很少见 。”讲到这里 , 罗宇航眉开眼笑地说 , “最无助的时候 , 我想起师傅说过的‘焊接是技术 , 更是艺术’的话语 。我就突发奇想 , 突破既有的理论限制 , 超极值设定参数 , 通过过烧熔解钢轨母材中的杂质 , 进而改善焊接质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