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看西游|古人为何看重“物我合一”?从蚕桑文化观古人如何对待世界万物( 三 )
魏晋时期 , 是一个个性崛起的时代 , 面对有限的个体生命和永恒的寰宇 , 陶渊明先生开始彻底摒弃人与自然的对立态度 , 开始寻求与自然的融合 , 这种超然物外却又与’物同归的境界将“物我合一”的哲学推向了巅峰 。
文章图片
桑树
结语: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中 , 从最开始对扶桑神树的尊崇 , 蚕桑文化的萌芽 , 到艺术层面的“意造于真”目标 , 到陶渊明先生追求的归复自然的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 “物我合一”逐渐从意识成为了一种指导思想 。 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 , 与自然的抗争到思想的觉醒开始探寻和自然的关系到追求和谐相处合二为一的融合 , 这两份理念的兼并 , 正是中华民族包容性的最好体现 。
"求物之妙 , 达物之理”的“物我合一”不仅仅再是艺术领域的阳春白雪 , 它本身的思想早已贯彻到了理性与感性之中 , 这是一份对天地万物的包纳 , 也是天地万物对我们的海涵 , 或许庄周早已明白 , 既不是他梦了蝶 , 也不是蝶梦作了他 , 而是他们梦遇了彼此 。
参考文献:
《孟子》《淮南子》《庄子·齐物论》《尚书大传》《齐民要术》《汉·食货志》《诗经·小雅·隰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推荐阅读
- 生活与安然|间隔潜应”:谈谈我国古人对“磁”的理解,“磁石吸铁
- 蜗牛看西游|孙悟空出道后为何从没人问过他师父是谁?菩提警告他有何意义?
- 长茄子文化|小学生都会背,清代学者评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轼的这首诗
- 汽车热点盘点|借了家败亡,到底哪四个会引起古人的重视,古人的这“四个不借”
- 三桂历史|历史的谣言:俄罗斯并非依靠蒙古人实现统一
-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关羽的大刀80多斤,古人的兵器真这么重?,张飞的长矛60多斤
- 刘瑾|凌迟要割上千刀,如何能保证犯人不断气?古人想了一个办法
- 侃侃看西游|却不愿和孙中山合葬中山陵?,宋庆龄为何要与保姆同葬
- 弹历史|西游记中三大喜欢吹牛的角色:如来、镇元子和孙悟空,原创
- 风雨中坦然|每一个都完虐悟空,第一是牛,却不是牛魔王,西游当中的八大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