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骚扰电话早就该“凉凉”了

_原题为 骚扰电话早就该“凉凉”了
张培元
工信部8月31日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意见稿明确 , 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 , 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 , 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 此外 , 工信部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9月1日《北京青年报》) 。
【骚扰电话|骚扰电话早就该“凉凉”了】骚扰电话 , 让人不胜其扰 。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骚扰电话市场状况与用户感知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500亿次 , 两成网民接到的电话中超过一半是骚扰电话;2019年有37.2%的网民平均2到4天会接到1个骚扰电话 , 8.5%的网民甚至每天会接到5个以上骚扰电话 。 在开会或者睡午觉时仍然被莫名来电频频骚扰 , 有人恨不得把手机摔了 。
尽管已经成为“公害” , 骚扰电话这个毒瘤依然故我 。 纵观近年来的新闻报道 ,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诸如“史上最严整治行动”“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史上最严禁令”等 , 但公众似乎从来没有由此而变得耳根清净 。 究其原因 , 在于骚扰电话背后有一条隐性的巨大利益链条 , 涉及方不仅有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平台 , 还有骚扰行动的服务提供方和受益方 , 乃至私自出卖用户信息的信息贩子 。 若不采取全链条治理 , 仅靠停机销号之类的单一化手段 , 治标不治本 。
此次工信部又施重拳 , 再次向骚扰电话亮剑 , 相关招数果真能让骚扰电话“凉凉”?还是那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 , 一切要靠实践来检验 。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 , 好政策必须要有很好的落地性、操作性、实效性 , 要让“史上最严”转化为“史上最有效” , 有关方面应根据政策 , 既认真研究以往整治行动的经验教训 , 又针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切实增强预见性和判断力 , 通过开门立规、广泛吸纳民意民智 , 扎紧制度和市场监管的篱笆 , 从根本上防范骚扰电话 。
维护广大电信用户免遭打扰的权利 , 需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发力 。 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 , 应与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完善黑名单制度结合起来 , 与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结合起来 , 以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整肃力度 , 实施精准打击和靶向治疗 , 让违规者体会到切肤之痛 , 从而悬崖勒马就此收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