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_时政|又来挑衅中国,印度是什么心态在作祟?( 二 )


这也是为什么尼赫鲁会说:“政策不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 它产生于印度的环境 , 产生于印度的一贯思想 , 产生于印度的整体精神面貌 , 产生于自由斗争期间印度人民的心理 , 产生于当今的世界环境 。 ”
在印度谋求大国地位的历史中 , 尼赫鲁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 。 1947年8月15日 , 作为开国总理 , 他在国会宣布印度独立并发表演说:“在很久以前我们曾经和命运有过约定 , 现在履行誓言的时刻已经到来……当午夜钟声响起 , 全世界还在沉睡的时候 , 印度将苏醒并迎接生命与自由 。 ”他是印度大国梦的最初缔造者 , 也是印度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 , 在任17年 , 并兼任外交部长 , 大权独揽 , 给印度的对外政策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
为了将“有声有色的大国”理想转变为现实 , 尼赫鲁政府以“大英帝国的天然继承者”自居 , 全面继承了英国殖民者在南亚的势力范围 , 开始扮演英国曾经的霸主角色 , 对南亚邻国进行打压和控制 。 “可以说 , 印度的大国心态也有继承自大英帝国的部分——把南亚次大陆邻国看成自身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 , 试图在周边建立所谓的战略边界 。 ”刘宗义对《环球人物》采访人员说 。
比如 , 对于不丹、锡金和尼泊尔这三个被前英属印度总督乔治·寇松称为“保护国链条”的喜马拉雅山地小国 , 尼赫鲁政府效仿英国与他们签订所谓的双边友好条约 , 实则利用外交和经济手段对其加以控制 。 在1949年印度与不丹签订的《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中 , 规定不丹在对外关系上接受印度指导;同年 , 印度派军队进驻锡金 , 又在次年迫使锡金签订了《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 , 此后锡金的国防、外交和经济被印度全面控制;1950年 , 印度还与尼泊尔签订了《商务贸易协定》 , 规定印度可根据尼泊尔的表现决定是否为其经济贸易提供便利 , 这对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强的内陆国家颇具杀伤力 。
【印度_时政|又来挑衅中国,印度是什么心态在作祟?】南亚之外 , 尼赫鲁最著名的外交政策是倡导不结盟 。 “不结盟是尼赫鲁重要的全球外交政策 , 他既不做美国的小伙伴 , 也不做苏联的小伙伴 , 而是要做两极之间 , 能够影响世界的第三种力量 。 ”刘宗义说 。 不结盟政策具有反对冷战、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等积极作用 , 但也含有尼赫鲁利用不结盟名义追求大国地位的一面 。 按照尼赫鲁的计划 , 新生的印度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进行经济重建和发展 , 因此在美苏之间斡旋 , 谋求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尤为重要 。 而随着印度集中发展重工业 , 在1956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 , 尼赫鲁对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已经信心满满 , “现在环顾世界 , 除了美苏中这三个大国 , 还有许多先进的文明国家 。 展望未来 , 如果没有什么差错 , 比如战争等因素 , 显然世界上第四大国将是印度” 。
印度_时政|又来挑衅中国,印度是什么心态在作祟?
文章插图
不结盟运动五位推动者合影 。 左起:印度总理尼赫鲁、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堪称印度外交的黄金年代 , 其国际声望大幅提高 。 几乎在所有重要国际场合和重大国际事件中都能看到尼赫鲁的身影 , 听到尼赫鲁的声音 。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评价尼赫鲁和不结盟政策:“他自诩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不结盟运动的缔造者 , 但是他的一举一动表明 , 他希望世界真正把印度作为大国对待 。 ”
然而 ,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印度自认为已拥有大国地位的幻想 。 “这场战争是尼赫鲁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 。 ”刘宗义说 , “1959年—1962年 , 印度一直在执行‘前进政策’ , 在东段越过其单方主张的‘麦克马洪线’ , 在西段不断越过传统习惯线并建立侵占据点 。 1960年 , 周总理曾赴新德里与尼赫鲁会谈 , 谋求和平解决争端 , 但谈判未果 。 结合当时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 , 尼赫鲁政府误判中国在边界问题上会进一步退让 , 因此根本不想和中国进行谈判甚至妥协 。 这种误判最终导致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和印度的战败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