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政策活水为中小微企业“解渴”

【关注中小微企业·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常 河 马荣瑞
8月的合肥 , 炎炎热浪没挡住范健夫忙碌的脚步 。
范健夫负责经营的安徽集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电气节能设备的企业 。 今年2月 , 企业通过“云签约”入驻了合肥市包河区中关村创新智汇园 。 作为电能质量治理及智能化系统集成的专业供应商 , 企业的目标客户多为高校 。 然而年初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市场订单 , 连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链也成了难题 。
“我们是小微企业 , 面临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实在是太多了 。 ”面对采访人员 , 范健夫坦言 。
企业有所呼 , 政府有所应 。 正在范健夫犯愁时 , 合肥市包河区政府主动上门 , 园区牵线搭桥 , 多家银行接洽 , 今年5月 , 三百万元的“及时雨”落地 , 纾解了企业经营困难 。
发生在集黎电气的故事只是安徽政策惠企的一个缩影 。 在合肥包河区 , 非公经济已经占据了当地发展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贡献了包河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和80%以上的就业 , 成了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
今年4月 , 合肥市包河区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扶持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 , 从强化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加大稳岗力度、鼓励恢复生产、优化营商环境等五大方面 , 捧出十二条“暖企”政策 , 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 其中 , 金融支持是最直接、最迅速也是见效最快的“及时雨”式扶持政策 。
税款、房租、社保……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安徽省减税降费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 。 据统计 , 今年上半年 , 安徽省已累计减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125.8亿元、失业保险费3.9亿元、工伤保险费3.1亿元 , 三项社会保险费合计132.8亿元 。
“我们现在整个企业的运营状态非常好 。 虽然经历了搬迁以及疫情影响 , 但是目前公司的生产销售额可以达到每月1000万元 。 ”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大墅产业新城 , 安徽美世嘉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伟告诉采访人员 。
作为一家新材料企业 , 疫情期间 , 美世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资金回笼速度相比正常情况下晚了两个月 。 “我们是中小企业 , 购买原材料需要现金结算 , 而我们客户的结款方式是月结 。 ”张伟解释说 , 在这个过程中 , 企业需要拿出大部分现金填补资金周转 。
资金短缺 , 企业就需要向银行贷款融资渡过暂时难关 , 可中小企业的贷款信用额度又成了“硬伤” 。 由于是新办企业 , 大多数如同美世嘉新材料一样的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额度只有300万元 , 而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流动资金缺口往往达到了千万元级别 。
在“四送一服”工作组的安排下 , 全椒县金融服务部门很快主动上门对接企业 , 累计900万元的贷款只用了5个工作日就顺利打到了公司账户 。 据统计 , 截至7月底 , 全椒各项贷款余额256.98亿元 , 新增贷款企业357家 , 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促进了县域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
帮扶小微企业的好政策如同“及时雨” , 兑现速度越快 , 受困企业就越“解渴” 。 如今 , 在合肥包河区的工业园区内 ,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库对企业精准“画像” , 实现政企服务“一键直达” , 同时统筹推进“咨询、申报、审批、兑现”四个轮子一起转 。 以申请公租房为例 , 申请企业无须纸质材料 , 只要在线上平台提交申请 , 包括审批在内的所有流程均在网上以最快速度进行 , 审批完成后 , 系统会以短信提示方式即时通知企业 。
复苏小微企业 , 政府搭把手 , 园区也在努力“自救” 。 在合肥市中关村创新智汇园 , 园区内小微企业的房租两免两减半优惠政策正得到全速执行 , 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累计减免房租近200万元 。 由全椒县担保公司设立的“全柴配套贷”为33家在全椒县域内的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配套企业 , 提供免资产抵押担保服务 , 稳定了供应链和产业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