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伊朗因地制宜兴建“导弹农场”


中国青年报|伊朗因地制宜兴建“导弹农场”
文章图片
“法塔赫-110”导弹从“导弹农场”发射升空 。 图片来源YouTube网站
作者史春树
前不久 , 在于战略要地霍尔木兹海峡周边举行的演习中 , 伊朗军方对“美国航母”的模拟攻击十分吸引眼球 。 相比之下 , 外界容易忽略的一点是:伊朗在演习期间首次展示了地下导弹发射阵地 , 这种阵地对这个面临军事威胁的中东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伊朗官方的宣传视频显示 , 在“伟大先知14”演习过程中 , 伊朗军方从掩埋在地下的发射装置中发射了“法塔赫-110”改进型导弹 。 “法塔赫-110”系列是伊朗装备最多的短程弹道导弹之一 , 还有带反辐射和反舰能力的衍生型号 , 最新版本的射程约300公里 。
第二段视频显示 , 伊朗利用管状发射器从地面发射了另一种导弹 , 可能是性能更强的“迪兹富勒”或“佐勒菲卡尔”弹道导弹 。 这种发射器也可以埋在地下 。 外界猜测 , “佐勒菲卡尔”导弹可以击中700公里外的目标 , “迪兹富勒”的覆盖范围达到1000公里 。
演习结束后 , 伊朗革命卫队航空兵部队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在推特网上宣称:“我们在‘伟大先知14’演习中使用了从地下发射的弹道导弹 。 导弹的名称和性能是秘密 。 ”
美国“防务更新”网站指出 , 在西方 , 类似的导弹发射阵地有“导弹农场”的别称 。 这些阵地比较隐蔽 , 通常藏身于地下或山中 , 可以建造、维护和发射弹道导弹 。 随着规模扩大 , “导弹农场”可以升级为“导弹城市” , 有四通八达的隧道 , 便于人员和武器机动 。
作为中东导弹大国 , 伊朗以往的弹道导弹大都安装在拖车或卡车上 , 容易被发现 。 相比之下 , 埋在地下的导弹发射装置不易暴露 , 而且可以在和平时期提前部署到位 。 需要注意的是 , “导弹农场”与常见的固定式导弹发射井有所不同 , 前者成本更低 , 配备很少的人员就可以管理面积较大的发射阵地 , 指挥控制设施与发射装置通常会隔开一段距离 。
美媒指出 , “导弹农场”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 。 当时 , 美国军方在研制MX“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时考虑过这种部署方案 , 打算把多种型号的导弹掩埋在彼此连接的一系列壕沟里 , 并不断改变部署位置 , 让对手难以瞄准目标 。 一旦接到命令 , 发射器就会像农作物幼苗那样“破土而出” , 顶开壕沟顶部的覆土并射出导弹 。
但这种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发射装置不能埋得太深 , 抗打击能力有限 , 检查和维修也比较困难 。 出于生存能力及可维护性的考量 , 美国最终没有为“和平卫士”建造“导弹农场” , 而是采用了传统的发射井 。 那么 , 30年后的今天 , 伊朗为何重新拾起这个概念?
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介绍 , 虽然“导弹农场”随着技术进步愈发脆弱 , 但仍具有一定意义 , 毕竟其生存性比轮式平台强得多 。
总体来说 , “导弹农场”不失为因地制宜的策略 。 伊朗会在多大程度上继续推广“导弹农场” , 是否会像当年的美国那样放弃这个想法 , 有待进一步观察 。
见习编辑:袁野
【中国青年报|伊朗因地制宜兴建“导弹农场”】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