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A股 | 缺“芯”微利下玩命营销,“投影仪一哥”极米科技的豪赌
作者 | Jason
来源 | 格隆汇新股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2020年5月初 , “投影仪一哥”极米科技已在上交所递交招股书 , 拟科创板挂牌上市 , 中金公司担任保荐机构 。
自从交表以来 , 市场对于极米科技有没有核心技术、符不符合科创板研发属性的质疑就没有间断过 , 审议会更是从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专利侵权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问询 。
雪上加霜的是 , 极米科技遭到其竞争对手、科创板上市公司光峰科技子公司峰米科技的一项专利侵权诉讼 。
对于当下的极米科技来说 , 诉讼只是短期的小麻烦 , 相比之下 , 低利润率才是极米科技需要长期应对的“硬伤” 。
一、一场精准的“专利狙击战”
公告显示 , 光峰科技子公司峰米科技指控极米生产涉嫌侵害其发明专利“高亮度激发方法及基于光波长转换的发光装置”(专利号ZL201110086731.9)的专利权 , 请求判令极米立即停止侵权 , 赔偿经济损失4500万元 , 以及维权合理支出100万元 。
本文插图
【格隆汇|A股 | 缺“芯”微利下玩命营销,“投影仪一哥”极米科技的豪赌】据了解 , 上述涉案专利用于产品Z6系列型号投影仪(包括Z6和Z6X) , 而在招股说明书中 , 极米科技称在2018年和2019年中国投影市场单品销量TOP10中 , 极米Z6连续成为2018年和2019年中国投影市场销量最高的产品 , 可见此专利的诉讼对于极米科技的重要性 。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好巧不巧的是 , 就在涉诉公告发布的前一天 , 极米科技刚刚步入科创板上市申请的问询阶段 , “精准”诉讼时间表也不禁让市场怀疑这是否是一场有预谋的“专利狙击” 。 而此次诉讼事件的背后 , 或许也体现出了已上市公司(光峰科技)对于排队上市的竞争对手(极米科技)的忌惮 。
但是从以往案例来看 , 光峰科技大概率会白忙活一场 。 因为由于科创板涉及专利纠纷较为频繁 , 被诉企业往往又予以积极应对 , 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 , 专利纠纷对科创板企业整体IPO进程影响相对较为有限 。
例如 , 上市公司歌尔股份与当时正在科创板排队上市的敏芯股份的专利纠纷主要集中在MEMS麦克风领域 , 在此领域上互为竞争对手2019年11月 , 上交所受理敏芯股份上市申请 , 歌尔股份随即针对敏芯股份的核心专利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 在敏芯问询回复期间 , 歌尔股份更是接二连三提起专利侵权诉求 , 并针对敏芯股份核心发明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 而在二者在经历长达半年的互博之后 , 互诉案件已达近20起 。 最终 , 敏芯股份于6月2日二次上会成功 。
本文插图
二、占领市场 , 以牺牲利润为代价?
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 , 可能也是因为极米科技的发展步伐实在是太快了 。
资料显示 , 极米科技成立于2013 年11月 , 短短4年便迅速成长为国内投影设备行业龙头企业 。 根据IDC数据 , 2016年和2017年极米出货量分别位居国内投影设备市场第四和第二 , 2018年公司出货量位居第一 , 市场份额达13.2%;2019年公司继续保持第一 , 市场份额达14.6% 。
这样的一个成长迅速的竞争对手上市 , 恐怕不管换做谁都恐惧 。 但过去的成长性只是一个方面 , 上市后的极米科技能不能给二级市场的股东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以上数据或许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 , 极米科技重销售轻研发 , 并且有营销过度的嫌疑 。 即以牺牲利润甚至不盈利的方式 , 通过大力营销推广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 。
推荐阅读
- 格隆汇|银河联昌:重申对高伟电子(1415.HK)收集评级 目标价升至7.23港元
- 格隆汇|海通国际:首予京东(9618.HK)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455港元
- 格隆汇|网易-S(09999.HK):游戏业务海外空间广阔,在线教育业务节节高升,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03 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