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这个实验实现了“身体互换”,发现人的性格和记忆也会因此改变


你是否幻想过一觉醒来变成了别人?一项研究使用视觉影像实现“交换身体” , 发现这会让人们的自我认知更接近那个和自己“交换”了身体的人 , 并且这一过程还会影响记忆 。
科研圈|这个实验实现了“身体互换”,发现人的性格和记忆也会因此改变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Pexels
来源 Cell Press
编译 贺紫宸
编辑 戚译引
在新海诚导演的名作《你的名字》中 , 男主人公泷和女主人公三叶跨越时空交换了身体 , 而当两人终于在黄昏见面之时 , 彗星碎片再一次将他们的时空剥离开来 。
事实上 , 交换身体这一话题在心理学界也激起过小小的风浪 , 这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就是自我建构(self-concept) , 即我们对自我产生完整定义的方式 。 这个定义回答了哲学界唯心三大终极问题之一——“我是谁” , 但是在遇到交换身体这个命题时 , 却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在切换身体后 , 我还是不是原本的“我”?我对“我”的定义又会产生何种变化?
“就连表达爱的方式 / 也弥漫着你的气息 / 就连走路的方式 / 也萦绕着你的笑声 。 ”电影中的插曲这样描述两个主角的自我相互交融的感觉 。 这个描述实际上可能非常科学:《交叉科学》(iScience)于 8 月 26 日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 , 当一对朋友通过视错觉“交换身体”后 , 他们对自己人格的描述会变得更接近于他们对其朋友人格的评价 。
不仅如此 , 研究人员们还发现 , 自我意识中物理和心理层面的紧密联系也参与了记忆等其他功能:当我们心理层面的自我与物理层面的自我相冲突时 , 我们的记忆就可能受到损伤 。
把幻想带进现实
大众普遍认为 , 我们的自我意识会被童年经历、与他人的社交互动等事件影响 。 但如今 , 科学家们提出了另一个可以对自我认知产生影响的因素:我们的躯体 。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博士后、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Pawel Tacikowski 表示:“当我还小的时候 , 我喜欢幻想某一天我会在别人的身体里醒来 。 许多孩子可能都会有这种幻想 , 而我可能从未摆脱它——现在 , 我把这种幻想变成了我的工作 。 ”
由卡罗林斯卡学院的 Henrik Ehrsson 带领的大脑、身体与自我实验室(Brain, Body, and Self Laboratory)研究团队招募了数对朋友关系的参与者 。 每一对被试都配备了眼镜 , 可以实时播放另一位被试的第一视角 。 为了加强交换身体的幻觉 , 研究团队向每对被试的同一身体部位同时施加刺激 。 因此 , 被试们可以在看到对方肢体受刺激的同时 , 感受到自己的同一部位也在受刺激 。 这些操作很快产生了效果:为了验证被试已经沉浸在该幻觉中 , 研究人员会用一把道具刀威胁朋友的身体 , 而该被试则会开始急剧出汗 , 仿佛他们自己就是被威胁的对象 。 Tacikowski 说:“交换身体的情节不再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 。 ”
科研圈|这个实验实现了“身体互换”,发现人的性格和记忆也会因此改变
本文插图

实验设置示意图 。 图片来源:Mattias Karlen
在这里 , 为了完成整个肢体交换的过程 , 研究者运用了肢体转移幻象(body transfer illusion)中的“橡皮手幻觉”(rubber hand illusion) 。 在这个经典的幻觉实验中 , 被试的手会被遮住 , 但他可以看到一只正在接受刺激的橡皮手套 。 如果他自己的手这时也被接受了同样频率的刺激 , 那被试者就会产生幻觉 , 认为没有生命的橡皮手套才是自己身体真正的一部分 。 有趣的是 , 如果橡皮手或物理刺激都只是虚拟现实(VR)投影 , 而不在现实场景中存在 , 被试也可以产生橡皮手幻觉 。
曾经有针对这个现象的研究提出 , 该幻觉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两处刺激点都在橡皮手套或人手的同一相对位置:比如说 , 都在手心或食指尖 。 而这也说明 , 我们对“自我”在肢体中的存在意识 , 依赖于以自己肢体为参照点的坐标系 , 而非某一刺激与外界参照物所形成的坐标系 。 事实上 , 关于该幻觉对掌管视觉和运动的神经通路的影响 , 已经有了许多深入的研究 , 但该幻觉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格的影响却尚未被揭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