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7.1亿建豪华中学 为何进入舆论风口浪尖

深度贫困县7.1亿建“豪华中学” 为何进入舆论风口浪尖来源:澎湃新闻位于陕西西南部的深度贫困县——镇安县 , 2019年刚刚脱贫摘帽 。 就是这个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2亿元 , 却花了7.1亿元修建了一所“豪华中学” , 导致县城债台高筑 。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 , “豪华中学”立马处舆论风口浪尖上 。 这是为什么?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厘清 。一问:“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何认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再穷不能穷教育 , 再苦不能苦孩子” , 这句话曾经刷遍乡村的大街小巷 , 它体现了党和政府排除万难办好教育的坚定信念 。 这句口号在当时背景下的总体要求是 , 经济开始好转的地方 , 资金使用的总盘子要“高度重视教育” , 尤其是不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建设政府的“楼堂馆所”等 , 铺张浪费 。按照这个“豪华中学”的规划 , 建成后计划容纳学生6000名120个教学班 。 一个刚刚脱贫的县 , 相对其他地区来说还是一个穷县 。 供6000名学生读书的学校 , 竟然投入7.1亿元建设 , 学校共有教学楼、宿舍楼、餐饮楼、体育馆、教师公寓等主体建筑24栋 。 还修建有仿古牌坊式大门、4层“鲤鱼跃龙门”喷泉水景、假山瀑布水景、水车、栈道等诸多景观与教学无关的设施 。 这难道不是奢靡之风?这是让“再穷不能穷教育”来背书 , 网民怎么会答应?无疑 , 当地的“领导小组”把“再穷不能穷教育”这经给念歪了 。二问:这个巨大的债务如何偿还?2014年末镇安县债务余额18.5亿元 , 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4.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3.7亿元;2015年 , “财政收入增速明显降低 , 新增财力规模明显缩减 , 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前所未有” 。 正是在政府性债务化解任务沉重的情况下 , “豪华中学”建设项目启动了 。县政府财力不足 , 于是7.1亿“豪华中学”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进行投融资建设 。 按市场规律 , 社会资本的投入方 , 是要讲究获利回报的 。 利从哪儿来?人们有理由发问 , 是否从学生的“收费”上来?“豪华中学”是按公办收费 , 还是按民办收费?像这所比那些被网民批评的“贵族学校”还豪华的中学 , 会按刚刚脱贫的当地生活水平来收学生入校费?如果不按“平价”收费?那融资的债又怎么还上呢?人们对“豪华中学”有这种担忧 , 并不是没有道理 。三问:“豪华中学”的问题如何处理?8月24日 , 该校门口标志性的4层“鲤鱼跳龙门”水景喷泉及凉亭等设施开始拆除;另外 , 有多名当地人向采访人员反映 , 该中学拖欠施工人员的务工工资 。 这些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豪华中学”是存在问题的 。 人们有理由担心 , “豪华中学”虽然不可能全部“一拆了事” , 但是这个事情会不会“不了了之”?据报道 , 中纪委相关领导已在当地展开调查 。 也许 , 镇安县的有关领导会感觉到很委屈 。 建设这所学校“出发点是好的呀”“重大事项都是经过集体研究决定的啊” 。 从表面上看 , 似乎“豪华中学”即使有问题 , 也不是哪个领导的主观问题、个人问题 。 但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 对于每位在岗的领导干部来说 , 都承担着相应的职责 , 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对于为官者 , 在任何时候出了问题 , 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比如 , 这所“豪华中学”立项以往 , 从3亿、5.136亿、7.1亿 , 不断上涨的建设费用 , 有人提过出异议吗?再比如 , 占地面积从126亩增加到了271.9亩 , 建筑面积从87200平方米增加到了129140平方米 , 教师用房面积也从12000平方米增加到了25040平方米 , 足足翻了一番 。 这样的大规模景观 , 难道“领导小组”的所有领导都视而不见?舆论风口浪尖上“豪华中学” , 只有解开网民的疑团 , 才能回归“风平浪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