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乐画家|黄宾虹的画妙在哪?( 二 )


陈福乐画家|黄宾虹的画妙在哪?
文章图片
黄宾虹黄山写景图轴1952年浙江省博物馆藏
第三 , 探索造化内美 , 恒久执着 , 最终步入自然王国 。
黄老对中国画理念、技法不倦探索 , 善于总结;凡古今中外 , 广博吸收 , 最终创造我法 , 衰年登临中国画高峰 。 九十载的恒久之心成全了他一生的期望 。 然而“恒久之心”是否就必定能“羽化成蝶”呢?未必!为此有必要再深入一些研究黄宾虹路子是如何走过来的 。
起步得法 , 牢记一个“写”字 。 黄宾虹六七岁时学习中国画 , 向萧山倪翁叩以画法 , 不答 , 坚请 , 乃曰:“当如作字法 , 笔笔宜分明 , 方不致为画匠也 。 ”这是宾虹老人《八十自述》所述 , 画画作字法 , 即一个“写”字 。 正是从这个“写”字出发 , 强调“用笔”(线条质量)——又延伸至“论用笔法 , 必兼用墨 。 墨法之妙 , 全从笔出” , 又总结出“五笔七墨法” , 渐渐成为中国画画法集大成者 。 可谓一个“写”字 , 至死不忘 , 并带出了对中国画技法的全面研究 。
用笔五法“平、重、圆、留、变” , 其中法度森严 。 笔断意连 , 笔笔有感情 , 气韵节奏丰富多变 , 自然、疏简、苍劲 。 “七墨法” , 则尤善用宿墨、积墨 , 掺合新墨和用水 , 产生多种墨色效果 , 依然与笔法不离不舍 。 虽然这些技法基于古人的书画作品、画论、语录和题跋铭文 , 在总结过程中黄宾虹又以自己的实践加以丰富、阐述和生发 , 在画法、技法上做到精益求精 , 取法乎上 , 从而使自己作品体现“内美”神韵成为可能 。
黄宾虹对创造自己的笔墨语言、笔墨结构 , 构筑独有的章法图式 , 用力特勤 。 具有符号学意义的构成是绘画现代性的一个特点 , 常常有人在画面上做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 黄宾虹的笔墨如果也以笔墨肌理视之 , 那么他的笔墨肌理不是做出来的 , 而是写出来的 , 颇有节奏韵律 , 符合中国画的规律又面貌一新 , 令现代人陶醉不已 , 反复品味 。
他独创的“笔墨结构”——苍劲、叠加、灵透的笔墨团块 , 这是一种透气的笔墨结构 , 既厚重又空灵 , 千笔万笔重叠 , 画面层层叠加 , 依然清晰可辨 , 具有形式感、雕塑感、韵律感 。 简单的远山与大面积的浓墨密笔的近山 , 墨色浓淡、线条疏密的大对比 , 整体而强烈 。 耐人寻味的是他的每一根线条都是如此鲜活 , 充满感情 , 洋溢着生命意识;构成大面积团块以后也仍然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
观宾虹山水画面章法井然 , 讲究疏密、留白、透气 。 正如研究者所述 , 无论黝黑的丛树山峦 , 数十次叠加 , 不腻不滞 , 画面依然光亮灵透 。 加上焦墨“亮墨” , 效果透亮特有精神 。 而留白的形状不雷同 , 多种多样 , 增加了想象空间 , 出意象效果 。 学术界称其为“整体具象 , 局部抽象” , 颇有现代性 , 与传统绘画通常所说的“远看其势 , 近看其质”有联系又有很大的超越 。
如此千变万化的画面缘何而来?从造化中来 , 从心灵中来 , 对于黄宾虹而言更是从个人的感受中来 。 他对造化灵性总体感受体悟能力极强 , 又对某一瞬间、某一局部的小变化观察入微 。 “外师造化 , 中得心源” , 千变万化又高度统一 , 臻于至善至美 。
黄宾虹一生遍游名山 , 江浙、徽州是他老家自不需多说 , 待过了六十甲子 , 仍远游桂、粤、巴蜀 , 特别是接受了巴山蜀水郁勃、苍茫、厚重、博大的直接熏染 。 这段遨游壮美真山水的经历 , 将其积累多年的宋元山水画精髓临习 , 古文字金石研究 , 以及古代画论画理的探求 , 全部打通了 , 融汇一体 , 羽化成蝶 。 用现代的流行语说 , 全想明白了 , 一键激活 。 他的作品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 既有范宽、米芾的浑厚华滋 , 也有董源、黄公望、倪瓒的平淡天真;浓郁饱满、空灵剔透 , 远观景物粲然 , 近视纵横交错 , 观者久视不倦 , 耐人寻味 。 他研习的种种技法 , 古人的、自己独创的 , 统统派上了用场 , 包括用水 , 甚至连宣纸背面用墨、着色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