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三位精神分析学家对抑郁症的不同解读( 二 )


抑郁症的治疗
雅可布森提出抑郁症治疗的4个阶段:(1)最初虚假的移情成功阶段;(2)隐藏的负性移情阶段;(3)危险的内射防御和自恋退缩阶段;(4)最终逐渐建设性地解决冲突阶段 。
客体关系理论家温尼科特对抑郁症的解读
客体|三位精神分析学家对抑郁症的不同解读
本文插图

唐纳德? 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1896-1971)是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独立学派”的领导者 。 在临床上引起他巨大兴趣的是个体主观体验的质量 , 如内在现实感、个体意义感和自我体验的真实感 。 他观察到很多患者 , 他们是那些行动或功能表现得像正常人 , 但却感觉不到自己像个人的人 。 他用“虚假自体障碍”(falseself disorder)来表述这种心理病理的特征 , 并阐明其与抑郁症的关联 。
虚假自体产生的原因
温尼科特将成年患者身上的虚假自体障碍和他在婴儿生命早期观察到的母婴之间的互动变化联系了起来 , 最重要的是母亲对婴儿的需要所做出反应的特性 。 虚假自体障碍是“环境缺陷障碍” , 一个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执行婴儿的全能要求 , 因而她不断错过婴儿的表情;相反 , 她给出自己的表情 , 让婴儿顺从 。 婴儿对母亲表情的顺从将导致婴儿与自己自发的、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 。
虚假自体会顺从地按照环境的需要进行活动并建立虚假的关系 。 虚假自体隐藏了真实自体 , 使其不能自然地活动 , 不能真实和真诚地表达自己 。 顺从总是与虚假自体结伴同行 , 顺从与绝望和无意义相连 。
虚假自体与抑郁症的关联
在虚假自体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不能体验到关系中的安全和相互满足 , 他在取悦母亲的同时 , 也付出了代价 , 逐渐与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 , 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 。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学生 , 擅长母亲赞许的活动 , 但是对母亲想要他做的事情 , 内心深处感受不到愉悦或满足 , 因为他并不是为自己做这些 , 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些是母亲认为重要的 。
长大成人后 , 这些人与世界的联系是通过一个顺从的外壳 , 他们容易猜疑 , 倾向于退缩 , 只能通过保护性的外壳与他人进行交流 , 这一外壳明显具有强迫性和顺从性 , 但却割裂了与朋友有意义的联系 。 顺从的结果是发展出虚假自体 , 他可能外在表现得成绩斐然、强大无比 , 但与他对自己的真实感觉却大相径庭 。 外在表象所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空虚、无价值和无意义 , 最终的结果就是抑郁症 。
启示
弗洛伊德、雅可布森和温尼科特分别代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谱系上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的最高成就 , 他们从深度心理学的不同视角解析抑郁症 , 扩展和深化了我们对于抑郁症的理解 。

  •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 , 抑郁者对自己的愤怒与攻击本质上是对客体的愤怒与攻击 , 那么我们可以帮助患者识别自己的愤怒起源 , 扭转抑郁的病理性过程 。
  • 雅可布森提出了治疗的四阶段理论 , 帮助我们看到对抑郁症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有起伏的过程 , 想要一蹴而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
  • 温尼科特提出的虚假自体概念是一个有用的临床概念 , 按照他的观点 , 如果抑郁是因为早期环境的缺失造成虚假自体和无价值感的发展 , 那么治疗要与此相反 , 需要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 了解和理解患者的内在需要和愿望 , 并做出敏感的回应 , 使患者自发的主观经验不断得以浮现 , 使中断的自我发展可以在这个环境中重新进行 。
三位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侧重点各不相同 , 但又相互补充 , 构成理解抑郁症的动力学框架 , 这个框架对于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工作者理解抑郁症者以及他们与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的互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