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Epoch故事小馆:没想到吧,《故事会》还活着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Epoch故事小馆:没想到吧 , 《故事会》还活着
【文/麻薯】
《故事会》是什么时候从你生活中退场的?
刘宁|Epoch故事小馆:没想到吧,《故事会》还活着
本文插图

无论如何 , 对于一些人来说 , 它一直存在 。 比如一位浙江的拆迁户 , 家里有三套拆迁房 , 其中有一套专门用来存放两千多本《故事会》 。
其实这本杂志仍然在持续地更新、发售 , 并被人阅读 。 甚至还有人在怀着热爱和赤诚做这些事情 。
编辑部
刘宁|Epoch故事小馆:没想到吧,《故事会》还活着
本文插图
盛夏的上海绍兴路绿树成荫 , 是少数阳光不至于灼热的小马路 , 虽然步行距离就是繁华的商圈 , 但闹中取静 。 在这里工作的人 , 总是要被人羡慕“环境真好”的 。
《故事会》的编辑部就在绍兴路上的一座小白楼里 。 办公室的设施有些老旧了 , 行道树的枝叶伸到楼上的窗前 , 天气好的时候 , 阳光会透进来 , 让老旧也变得像是一种风格 。
《故事会》最近两次出圈 , 一次是因为《隐秘的角落》原著的作者紫金陈提起 , 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受到了小时候读《故事会》的影响 , “朱朝阳买增高药”的桥段也来自《故事会》封底广告的启发 。
另一次 , 是五条人的仁科 , 说自己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 , 于是读了大量《故事会》 。
刘宁|Epoch故事小馆:没想到吧,《故事会》还活着
本文插图

五条人专辑《故事会》
编辑部对于这些讯息并不迟钝 , 甚至还会感到一种微妙的愉快——“总比前些年被凤姐cue要好一些吧?”
外面在发生什么、流行什么 , 他们全都知道 。 只是小白楼的里面和外面好像是不同的时间系统 , 刘宁有时候也感到恍惚 , 自己怎么就在这里不声不响地度过了十年 。
刘宁今年三十五岁 , 十年前 , 她找到这份工作的时候 , 心里一惊:这本杂志居然还活着 。
现在编辑部有95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 , 反应和十年前的刘宁一模一样 。
纸媒日薄西山 , 网络四通八达 , 《故事会》的江河日下 , 是无需费脑就想象得出的事 。
九十年代是《故事会》的“黄金时代” , 峰值发行量超过700万册 , 读者人数超过15亿人次 , 无论风格与风评如何变化 , 从数据来看 , 说是“国民杂志”丝毫不为过 。
但如今 , 编辑部对发行量已经讳莫如深了好几年 , 刘宁期期艾艾地给了个大概的数字:
“几年前的话 , 几十万左右吧?这些年应该还在下降的 。 ”
衰老的不只是这本杂志 , 是一整套关于阅读和传播的场景 。
在过去 , 《故事会》最主要的售卖渠道是报刊亭和火车站 , 长途火车上乘务员推着小推车叫卖杂志的场景 , 几乎成了春运回忆中的标配 , 《故事会》也由此奠定了“农民工返乡必备读物”的江湖地位 。
刘宁|Epoch故事小馆:没想到吧,《故事会》还活着
本文插图

这些年 , 事情都变得太快了 。 除了网络传播对于传统故事的冲击之外 , 报刊亭被取缔、高铁系统覆盖城市 , 要回忆起上次见到《故事会》实体刊物是什么时候都变得很困难 。
现在最主要的发售途径是邮政订阅——但又有谁还在使用邮政系统呢?在这个人们不再写信、不再阅读实体报刊、快递几乎全面取代邮件的今天 。
邮政系统倒也上线了一系列线上服务 , 比如吃货助农、寄收快递、便民缴费 。 几乎每一样功能都找得到更为人熟知的替代品 。
订阅杂志可能是唯一不太能找到替代项的业务——只要那些杂志还有读者的话 。
但或许 ,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尽管已经经历了时代的好几轮冲刷 , 《故事会》仍有几十万读者 , 正是这些读者的存在 , 使得这本杂志仍然能够自负盈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