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观众暂别影院的178天 电影业依然努力生长

8月22日 ,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拉开序幕 。 这一天 , 也是中国影院复工的第34天 。
10年间 , “到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 , 是影迷每一年的期待 。 虽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 , 但北影节一如既往为观众送上光影盛宴 , 300多部中外佳作在12个放映单元与观众见面 , 影展开票仅10分钟 , 72%的票就已售罄 。
也有一些改变悄然发生 。 比如 , “北京展映”首次设置了线上展映环节 。 爱奇艺作为独家网络展映平台搭建北影节专区 , 上线250部左右影片 , 首次一次性上线约50部境内外新片 , 这在国内电影节展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 。
相较于往年纯粹享受观影乐趣 , 今年电影节的参与者都带着深沉的思考而来 , 在关于“疫后电影业如何突围”的思想碰撞中 , 一些全新的机遇正在生长出来 。
电影人都动起来了
疫情来袭之后 , 电影行业按下了“暂停键” , 观众暂别影院长达178天 , 整个行业都在寻求突围 。
导演李安“云出席”了本届电影节的“电影大师班” , 他坦言 , 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冲击也让他颇感迷茫 。 剧组拍片很难、影院经营也很难 , 更难的是 , 当观众已经习惯了在家看电影后 , 影业怎么办 。 在李安看来 , 电影人必须要创新拍片方式 。
在“十年·如影——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主题论坛”上 , 《唐人街探案3》的导演陈思诚说 , 这次疫情就像是电影界的“灰犀牛事件” , 但对世界的影响更不可估量 。 作为电影人 , 应该更宏观地去思考疫情给人类带来的改变 。
7月20日 , 电影院的大门重新打开 , 观众见到久违的大银幕 , 电影行业正在一步步复苏 。 近期上映的电影《八佰》 , 票房已破10亿元 。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中磊坦言 , “7月20日 , 中国的电影院终于等来复工的一天 , 那一刻我们非常激动 , 我们愿意拿出自己优秀的影片 , 作为复工之后投入市场的电影 。 ”
王中磊说 , 其实当初作这个决定很困难 , 7月20日-8月14日 ,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内 , 电影复工率平均只有12% , 最好的一天也只有15% 。 这个时候 , 投入非常大的制作 , 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
王中磊说 , 《八佰》这部影片获得的成功 , 是很多人接力完成的 , 更重要的是由那么多对电影热爱、迫切需求电影回归的观众托举起来的 。
王中磊注意到 , 已经有四五部非常主流的电影宣布了“十一”的档期 , 在他看来 , 电影市场的恢复指日可待 。
互联网延伸和开拓电影业
沙丹是网络上人气超高的影评人“奇爱博士” , 也是北影节展映单元资深策展人 。 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 , 管虎导演的《八佰》 , 以及即将要上映的诺兰导演的《信条》等大片愿意进入到电影市场中 , 就意味着电影业整体“回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
在沙丹看来 , 管虎、诺兰等导演的这些举动会在市场上起引流式的作用 , 他们取得很好的市场成绩后 , 后边很多大片都会跟进 。
沙丹认为 , 8月之后 , 整个中国电影业正在加速复苏 。 在国庆档 , 《我和我的家乡》《夺冠》等影片陆续上映 , 他预测 , 届时 , 中国电影可能会进入到真正的复苏期 。
一场疫情 , 给电影行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 , 也造就了一些潜在的新机遇 。 例如“云观影” 。
本届电影节的“线上影展”开幕片《春江水暖》 , 以PVOD模式上线爱奇艺“超级影院”全网首播 。 在沙丹看来 , 通过互联网的力量 , 很多电影能够以更便利的方式跟观众们见面 , 像《春江水暖》通过网络形式和观众见面 , 有些中小成本电影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
沙丹提到 , 从前 , 影迷必须“赶场子”参加影院的映后交流活动 , 现在不必那么费劲了 , 可直接打开手机通过微信群交流 , 无论几点钟 , 随时随地与影迷朋友们聊天 。
“互联网延伸了整个电影节 , 让电影节开拓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 ”沙丹相信 , “混合型的电影节展形态” , 也许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