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历史辩是非|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他一生只献了1计

说到历史上著名的谋士 , 可能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说出诸葛亮这个名字 。 不过像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这般神机妙算 , 奇谋诡计百出的人 , 在历史上微乎其微 。 更多的人 , 被世人记住仅仅只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出了某一个计谋或者做了某一个事情 , 这都已经难能可贵了 。
懂历史辩是非|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他一生只献了1计
文章图片
今天 , 我们要说的这个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 他的一身出了一个计谋 , 打了一次败仗 , 却深刻地改变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 , 同时也改变了历史 , 也正因为如此 , 他被世人所记住 , 他就是马谡 。
说到马谡 , 可能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但是实际上马谡的人生并不完全是这样一个失败的画面 , 还有另外一个高光时刻 , 就是三国演义当中马谡给诸葛亮献计对南蛮“攻心为上” , 诸葛亮采纳此计 , 七擒孟获 , 顺利征服南蛮 , 也因此而更加器重马谡 。
懂历史辩是非|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他一生只献了1计
文章图片
《马谡传》中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诸葛亮)亮征南中 , (马谡)谡送之数十里 。 亮曰:‘虽共谋之历年 , 今可更惠良规 。 ’谡对曰:‘南中持其险远 , 不服久矣……夫用兵之道 , 攻心为上 , 攻城为下;心战为上 , 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 ’亮纳其策 , 赦孟获以服南方 。 ”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马谡的攻心计出得突兀 , 实施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 他与诸葛亮谋划了三年 , 怎么可能到了出征前才把这样战略性的规划告诉诸葛亮 , 如果这个时候告诉诸葛亮 , 是不是需要诸葛亮改变自己的战略规划?还是说这本身就已经是他们已经反复商谈过的事情 , 现在只是诸葛亮再次一个确认一下的问一问?
懂历史辩是非|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他一生只献了1计
文章图片
即使马谡真的出了这个计策 , 实际上它仍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 原文中马谡讲南蛮“不服久矣” , 所以要“攻心为上” , 但是我们从两方面来考虑 , 他这句话是违背历史的 。
第一 , 历史上采取攻心为上的情况 , 基本上都属于那种敌我双方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 而不是“不服久矣”的情况 。 比如最近的解放军对傅作义采取攻心战 , 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傅作义的很多部下(包括他女儿)已经归顺了解放军 , 而傅作义也完全没有必要陪着已经濒临死亡的南京蒋介石一条道走到黑 , 所以在“攻心”之下顺利奏效 。
懂历史辩是非|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他一生只献了1计
文章图片
第二 , 历史上“不服久矣”的情况采取“攻心”的效果都不怎么样 。 比如汉朝对匈奴 , 汉武帝后期对匈奴采取招抚的“攻心”政策 , 但是后面他们还是屡屡反叛 , 因为他们长久的互相对峙 , 不是你打几张感情牌就能搞定的 。 南蛮与蜀国 , 基本也属于这种情况 , 怎么可能你施舍一点儿小仁小义他就归附了呢?
实际上从史料来看也确实如此 , 马谡的“攻心计”几乎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
相关的记载描述的诸葛亮南征是一副什么样子呢?
“丞相亮南征 , 先由越嶲 , 而恢案道向建宁 。 诸县大相纠合 , 围恢军于昆明……恢出击 , 大破之 。 追奔逐北 , 南至槃江 , 东接牂牁 , 与亮声势相连 。 南土平定 , 恢军功居多 。 ”
什么叫“追奔逐北”?就是一群人在后面拼命地追 , 一群人在前面作死的跑——为啥啊 , 因为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 那些所谓的“南蛮”看到诸葛亮的大军就只有跑的节奏 , 这还能用啥“攻心计”?根本就是秋风扫落叶!
懂历史辩是非|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他一生只献了1计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史料也显示 , 自从诸葛亮南征回师以后那些地方又多次发生叛乱 , 而并没有真正地把他们的“心”给折服 , 诸如:“军还 , 南夷复叛 , 杀害守将……”的记载相当多 。 人家跟你相互仇恨了这么多年 , 打不过你是没办法 , 等你走了 , 有仇的报仇 , 有怨的报怨 , 还能怎么”攻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