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脑机接口人类智能操作系统 BrainOS发布( 二 )


和 Neuralink 不同 , BrainCo 已经基于无创脑机接口技术推出了可供商用的产品:用于智慧教育的Focus 专注力训练设备和用于上肢残疾人士的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 。 这两款产品中的第一款可以利用脑电波神经反馈训练来提升认知能力 , 追踪专注力数据、并对其进行量化和提升 。 这款产品已经在北美许多知名中学、大学实验室(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试用 , 并收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 。 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 , 开创了人类意识控制机械手的新时代 , 在CES(世界消费电子展)上屡获殊荣 , 更是荣膺2019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百大创新并且登上杂志封面 。
接口|脑机接口人类智能操作系统 BrainOS发布
文章图片

收集了人脑数据后 , 我们能用它来做什么?
在 2019 年中科院的报告中 , 脑机接口被列为了人工智能的八大核心关键技术之一 。 但实际上 , 脑机接口应当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技术 。 原因在于 , 人工智能技术的目的是让机器更聪明 , 而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却是对人类的增强 , 包括了智能机械义肢 , 神经调控及认知能力增强等多种赋能人类的应用 。 例如 , BrainCo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自闭症脑训练系统 , 是专门针对自闭症的核心社交障碍设计的精准类数字药物产品 , 能够直接对脑神经进行训练 , 显著提升行为干预的效果 。 该系统目前已经成功落地杭州 。
而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模式 , 正是脑机接口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
人机物联网曙光初现
出于对脑机接口的前瞻理解 , BrainCo公司提出了从目前为大众熟知的物联网(IoT) , 进化到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与智能设备交互的 AI 物联网(AIoT) , 最后到通过人脑-机器界面(BMI)技术实现人机物联网(BMIoT)的路径 。
BrainCo认为 , 有了它 , 人类与智能设备更加直接、直观的交互 , 让机器除了可以理解人类指令 , 还能了解人类身体状态 。  
本次发布会 , BrainCo向外界展示了两项预研中的产品 , 一个是"读心术"--脑波成像技术 , 该技术可以利用脑电波的模式作为条件通过算法还原人眼所见或大脑中想象的图景 。 之前要想还原人类大脑中的图像 , 需要借助核磁共振扫描仪器 , 通过记录志愿者观看特定图像的大脑反应与神经反应数据库进行比对 , 通过算法还原来重构志愿者看到的图像 。 核磁共振技术是脑机接口技术一种实现方式 , 需要大型仪器配合完成脑部扫描 。 BrainCo展示的脑波成像技术只通过三个电极采集前额叶脑电波 , 配合算法可以实现初步实现脑波成像 。
(BrainCo科学家脑波成像技术生成图片 , 前两行为测试者盯住数字"1"10-20秒后 , 大脑中还原的图像 , 后两行是测试者盯住数字"5" 10-20秒后 , 大脑中还原的图像 。 )
这项技术取得进展后 , 采用便携式脑电检测仪器直接读取人类大脑中图像将成为可能 。
本次发布会 , BrainCo向外界呈现的第二项技术是隔空打字 。 BrainCo经过多年的研发 , 打造了一套成熟的肌电控制系统 , 这套系统可以采集前臂的手部运动肌肉群EMG信号 , 处理并精确判定用户的手部运动意图 。 这套肌电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应用于BrainCo研发的智能仿生手 , 已经实现了帮助残障女孩林安露实现了弹钢琴的梦想 。 本次展示的是智能仿生手操作系统的升级版 , 可以更精准的识别人体的肌电信号 , 实现更多精细化隔空操控 。
本次发布会BrainOS 大脑智能操作系统 , 是一款以 BMIoT 作为核心理念研发的系统 。 这款系统可被分为两部分 , 一个是应用脑机接口技术 , 使用户通过系统控制智能家居 , 车 , 手机等外部设备;另一个则是对用户状态进行追踪分析 , 提供干预和建议 。
此次BrainOS 的概念发布中 , BrainCo 描述了未来脑控万物的多个应用场景 , 从家居、出行、工作、运动、娱乐 , 到认知增强、工业、医疗康复 , 几乎包含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