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脱欧语境下的当代英国小说( 二 )


近四年 , 英国小说作家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个新的热点话题 。根据欧洲文学协会创始人罗希·歌德史密斯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 , 大约97%的英国创意艺术行业从业者支持英国留在欧盟 。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17年6月发表的评论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英国作家群体对待英国脱欧的态度 。在脱欧公投通过一年后 , 麦克尤恩曾写道 , “我不接受这个近乎于神话的、充满情绪的脱欧决定 。不 , 我不相信 。我不接受 。”与麦克尤恩一样 , 在英国脱欧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 英国文学界对于此次事件的回应都偏向消极 , 认为英国脱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 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文交流带来阻碍 , 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
近几年 , 许多英国小说都生动地刻画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 , 特别那些被边缘化的普通英国民众和外来移民 。其中的经典作品包括巴基斯坦裔英国作家穆赫辛·哈米德的《西行记》、特雷西·马蒂亚斯的《聚会之夜》、马克·比林汉姆的《如血般的爱》、山姆·拜尔斯的《背信弃义的阿尔比昂》、瑞秋·彻切的《战场》、阿曼达·克雷格的《这片土地的谎言》、亚当·索普的《失踪的费伊》以及琳达·格兰特的《陌生的城市》等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非阿莉·史密斯的《秋》莫属 。该书出版于2016年10月 , 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首部主要的后英国脱欧小说作品” 。故事中多个事件的发生时间与现实中真实事件的发生时间一致 , 使这本书在现实与文学世界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 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在小说中 , 阿莉·史密斯先是借鉴了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开篇方式 , 暗示两股相对的观念以几乎势均力敌的方式撕裂了一个国家 。这个景象和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时英国民众的真实反应极为相似 , 甚至可以说 , 阿莉·史密斯的这段描写就是对当时英国社会民间舆论分歧的真实记录 。从这个角度而言 , “脱欧文学”的出现反映出了文学与社会以及文学与历史间微妙的联系 。正如阿莉·史密斯的前辈——查尔斯·狄更斯、马克·吐温、托·斯·艾略特等人一样 , 阿莉·史密斯也在她的作品中暗示了文学与现实间的联系 。
《秋》关注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年迈的移民作曲家丹尼尔·格鲁克之间的交流 。故事背景设置于英国脱欧后一个月 , 伊丽莎白在家乡与格鲁克共同目睹了脱欧为原本宁静的英国村庄带来的变化 , 描写了代表着英国普通民众的伊丽莎白是如何懊悔自己当初的“无动于衷” , 并且哀叹象征着旧欧洲价值观和“快乐”的格鲁克行将就木以及出现在英国的“一种全新的疏离感 。”更重要的是 , 《秋》暗示了弥漫于当下英国社会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关乎英国在未来与欧洲乃至世界之间关系的发展 , 也与英国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 。小说着重刻画这类不确定的氛围如何笼罩着英伦半岛 , 对生活在其中的所有人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压迫 , 让他们感到困顿迷茫和无所适从 。
3 “脱欧文学”的创作特点
在脱欧发生之后 , “脱欧文学”作品主要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 。
首先 , 大多数“脱欧文学”作品表现了英国社会在脱离欧盟后反乌托邦的一面 , 暗示了大英帝国在脱离欧盟之后的进一步式微 。许多“脱欧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想象和构建了一个脱欧后的英国社会以及其中的人民生活 , 特别关注了脱欧后故事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状况 , 借此暗示英国脱离欧盟对于英国社会和英国民众生活造成的直接影响 。通过描绘脱欧后英国的市井百态、民生走向 , “脱欧文学”作家们实践着穆赫辛·哈米德提及的“展望未来”的方针 , 即虽然我们可以回忆过去的经历 , 但是我们也能想象其他人的未来是怎样的 。毕竟 , 作为一名作家 , 相比回忆 , 我们更应该去诉说未来 。
其次 , “脱欧文学”作品也常常反思探讨英国脱欧结果出现的根源 。与第一种写作方式不同 , 这种写作方式更关注于过去 , 不仅谈论了脱欧派和留欧派两个对立的阵营 , 同时也思考了久存于英国社会中的多种对立 , 例如 , 城市与农村、商业中心和老工业基地、当地人与新移民、精英阶级和普通老百姓等 。此类作品主要包括乔纳森·科的《英格兰中产》、瑞秋·卡斯克的《荣誉》、道格拉斯·波德的《谎言时刻》、迈克尔·帕拉斯克斯的《兔人》、大卫·博伊尔的《路的遗迹》、现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父亲斯坦利·约翰逊的《把柄》、梅丽莎·哈里森的《大麦地里的一切》、莎拉·莫斯的《魅墙》以及伊恩·麦克尤恩的《蟑螂》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