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佰》让人泪流不止的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屈辱和悲凉!( 三 )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伊登接到的英国驻华外交官的建议是:"我们不应该插手干预此事 , 因为这对保护我们在远东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害无利……"
国联大会11月3日如期在布鲁塞尔召开了 。
会上 , 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 , 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 , 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 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 , 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 , 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
文章图片
顾维钧
会前 , 控制会议的英、美两国商定 , 凡有损于对日关系的任何提议 , 他们一概不提 。 苏联代表支持中国政府的上述建议 , 但又不愿单独卷入冲突 。
经过3个星期的空谈 , 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 , 会议拒绝了中国政府关于制裁日本的正义要求 , 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 , 要求中日停止敌对行动 , 采取和平程序 。
这份报告书 , 形同一张废纸 。 而这份报告书出炉之时 , 淞沪会战已经结束 , 日军兵锋 , 直指瑟瑟寒风中的南京 。
心存幻想 , 又怎能坚决斗争?
史料记载 , 在淞沪会战中 , 蒋介石有多处错误的决策 。 该坚决进攻的时候突然叫停 , 该紧急撤退的时候 , 又突然让部队再坚持几天 。 他的错误判断 , 皆基于西方国家干涉日本的幻想 。
比如 , 会战初期 , 中国军队尚占优势 , 正开始全线攻击后 , 蒋介石获悉英、美、法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将上海设为中立区、中日两军同时撤出上海 , 于是下令停止攻击 。 哪能想到 , 日本政府根本不睬 , 援军如潮水般涌至上海 。
又如 , 会战后期 , 中国军队牺牲过于惨烈 , 将领纷纷要求撤出上海战场 , 蒋介石同意了 。 但后撤的命令刚刚传至各部队 , 蒋介石的另一命令又来了:停止后撤 , 原地坚持10天以上 。
蒋介石的用意是:国联大会马上要开了 , 你们再坚持一下 , 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 但在关键时刻 , 前后矛盾的命令 , 会给部队造成多大的混乱?
时任中国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回忆说 , 在松江的一次高级军官会议上 , 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撤离战场 , 将部队撤到苏嘉、吴福国防要塞 , "此时蒋夫人突然从上海来到 , 我还记得她穿着毛皮大衣 , 她宣称我们若能守住上海--我记得她说10多天--中国将赢得国际同情 , 国际联盟将帮助我们抑阻日本侵略 , 谈到国际援助 , 与会者只有少数人同意她的观点 , 蒋先生说:上海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坚守 。 "
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叹息道:"蒋先生犯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 , 蒋夫人的愿望被证实是一种错觉 , 她太天真了 , 蒋先生怎能听从妇人之言去指挥一场百万人的大战役呀!"
NO.3 一场"部署不当"的战斗
八百壮士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 是历时3个月之淞沪会战的尾声 。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 , 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 , 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87师、88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 , 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
史学界已有一致意见:淞沪会战 , 是中国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 , 以利于长期作战 , 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
最早指挥会战的第9集团军司令张治中回忆说 , 中国对付日敌 , 分作3个时期:
第一种他打我 , 我不还手 , 如"九一八";
第二种他打我 , 我才还手 , 如长城抗战;
第三种我判断他打我 , 我就先打他 , 这叫作先发制人 , 又叫先下手为强 , 淞沪会战即是第三种 。
推荐阅读
- 西班牙|这一个弹丸小国,曾放话60个士兵征服中国!比日本还要狂妄!
- 孙中山|孙中山曾预言,中国若定都伊犁,便能称霸亚洲!只因两点原因
- 傅满洲|一个凭空捏造出来的中国人,西方却害怕了一百年,如今还有人相信
- 夏朝|夏朝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神话传说?老教授:肯定存在,但不在中国
- 中国|我国当年派兵10万救了一个白眼狼,将几万烈士陵墓夷为平地
- 日本|日本一支神秘部队,潜伏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从不露面却危害极大
- 伊拉克|中国轰炸机唯一一次对外出口:2亿美元下单,轰炸油轮核电站
- 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舞弊什么下场?考生斩首,主考官杀头
- 立刻|1949年这支队伍逃入沙漠 15年后差点被中国原子弹炸死
- 越南|19岁战士活捉17岁越军女兵,看到什么?让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