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教

走教
走教贺德全我曾两次任教 。 第一次是在二十一年前 , 我在山乡当民办教师;第二次则是在十年前 , 我在医院卫校任班主任 , 兼教中药学专业的课程 。 两度“教书育人” , 自己收益亦匪浅 , 但尤以在乡村教书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 。记得当时我还在福建光泽县一个叫增坊的乡村接受“再教育” 。 经贫下中农和何中军老师的力荐 , 我到库前和洋原当“走教”民师 。 所谓“走教”民师 , 与现今的“走读生”相仿 , 所不同的是“走读生”系学生“走读” , 而“走教民师”则是老师“走教”:我虽住库前 , 在库前教课 , 但隔日就要走上五六里的崎岖山路到洋原“走教” 。 ……一直都是如此 , 且风雨无阻 。库前和洋原都是增坊的自然村 , 库前有六七户人家 , 学生11人;洋原有四户人家 , 学生6人 。 虽然这两个自然村的学生加起来不足20人 , 但由于这些学生分属不同的年段(一年级到四年级) , 且语文和算术等课程均由我一个人承担 , 加之库前当时没有通电 , 晚上只能凭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来备课和为学生批改作业 。 因此 , 教学任务并不轻松 , 生活环境更是艰难 。 幸好 , 我的库前房东陈定安一家人对我非常友好和关心 , 每每遇到困难 , 他们都能尽量为我提供帮助 , 那些学生也很可爱 , 课余时间常在我宿舍外面空地上做游戏 , 加上库前老乡们常常在我房间与我“拉呱” , 使我的业余生活仍显得“丰富多彩” , 不至于寂寞孤独 。让我感动的是我的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一样 , 十分关心我的生活 , 见到我没有菜吃 , 会叫他们的父母送菜给我 。 记得有一次 , 一位家长送了一个尚未成熟的南瓜给我 , 并告知本来要过几天等南瓜长大一点再送来的 , 但是她的女儿说如果不送菜给老师 , 她就不来上课 , 于是 , 只好将这个还未成熟的南瓜提前给我送来了 。因为我是“走教” , 库前学生中的几名男孩子见我常常“风里来雨里去”的一个人到洋原讲课 , 怕我孤单 , 便主动陪我“走读”一一陪我去洋原上课 。 后来 , 那些学生们做通了各自家长的工作 , 干脆集体陪我到洋原“走读” 。 这对我来说 , 去洋原的五六里山路再也不用一个人独行了 , 确实少了些寂寞 。 而家长们也很高兴 , 说他们的孩子自我任教尤其是跟我“走读”以来 , 变得爱读书 , 而且学习也有很大进步 。 农村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活 , 我的这些可爱的学生在长期陪我“走教”和“走读”的同时 , 仍不忘做事:男生们带柴刀 , 女生们带竹筐 , 每次从洋原回来时都捎点“柴火”和割些“猪菜” 。 而我也把割猪菜当成一件趣事 , 一路上帮助他们一块儿割猪菜 , 从中也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 知道了像马齿苋、鱼腥草和盐肤木嫩芽等等都是极好的“绿色猪菜” 。时隔二十多年 , 自己虽早已不再从教了 , 但我在山乡担任“走教”民师那段经历却让我刻骨铭心 , 永难忘怀 。【后记:此文写于二十多年前 , 今天再次发送 , 是为了给自己留个底 , 不至于到时找不到此文 。 另外 , 我在库前的房东陈定安大哥 , 因为患癌症 , 已于一年多前病逝 , 令人唏嘘 。 而何中军老师在更早时就病逝 。 在此一并表达我的哀思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