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策展人谈选片 今年邀请影片特别快( 二 )

  对于今年的百余部展映片单 , 沙丹很满意 , 认为既兼顾了影迷对经典影片的诉求 , 又能够和世界电影艺术探索形成一种默契和呼应 。 娱乐八卦

  “修复经典”单元有部4K修复的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 , 400多分钟 , 之所以选这部影片 , 也是因为今年是该片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诞辰100周年;“女性之声”单元收录了一部韩国电影《下女》(1960) , 该片之前被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基金会做了修复 , 奉俊昊的《寄生虫》在相继拿下金棕榈和金像奖最佳影片后 , 《下女》也受到非常大的关注 , 因为《寄生虫》中的阶层问题、楼梯隐喻都借鉴了该片 , 具有极强的现代性 。

  沙丹说 , 今年北影节策展有非常多内部关联性的设计 。 比如 , 洪尚秀导演的《江原道之力》(1998) , 虽然是20多年前的作品 , 但是结构上非常有后现代解构主义 , 观念上很先锋 , 放在了“镜界”单元去呈现;洪尚秀被影迷称为“亚洲侯麦” , 而今年北影节又恰好做了侯麦的主题放映;《休日》的版权又是通过洪尚秀的哥哥授权的 。 “可能听起来有些牵强附会 , 但在实际操作上我们还是尽可能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 , 把更多好作品带给北京的观众” 。

  初衷

  电影节展映以新片为主

  在沙丹看来 , 电影节不是给观众去看商业大片的一个平台 , 商业片很多时候并不太需要电影节 。 比如 , 诺兰的电影在电影节上放映一定是一票难求的 , 它可以在任何片方想要的地方做一个盛大首映礼 , 吸引无数观众 , 不需要电影节平台就可以实现 。 他执导的《信条》即便不参加任何电影节 , 仍然是今年最受瞩目的商业大片之一 。

  在今年的展映片单中 , 策展团队没有把一些大师作品、修复经典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板块去推荐 , “侯麦之约”主题放映也仅有6部侯麦作品 。 沙丹知道 , 如果一个电影节中都展映侯麦这样的大师作品 , 票房肯定高 , 也能满足观众的诉求 。 但电影节平台不能为了拉票房或满足观众对大师的膜拜 , 就一股脑地把放映空间都留给已经被世界电影史肯定的巨匠大师 , 而是应该以诸如《春江水暖》《燃烧女子的肖像》等中外新片为主 , 以为电影产业和电影人服务作为最核心的工作方向推进 , 这才是电影节最应该办的事 。

  沙丹认为 , 像《工作与时日》《最后与最初的人类》《吉祥如意》《慕伶 , 一鸣 , 伟明》《无名狂》这样的电影 , 有非常规的表达方式 , 更加需要电影节作为推手 , 为青年导演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助力 。

注意到   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滕朝

【编辑:田博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