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没毕业却被“就业”?冒用在校大学生身份信息“魔爪”被斩断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张欣健 通讯员  李冠玉
小李 , 一名为毕业且从未签署过任何第三方协议的学生 , 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查询 , 发现自己“被任职”了:明明没有在某公司任职 , 却有该公司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记录 , 怀疑是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作违法使用 。随即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身份信息冒用的申诉 , 不久便接到税务局核实电话 。大概半个月后登陆个人所得税APP , 小李收到税务局反馈结果确认其申诉属实 , “不明企业“的任职信息已经删除 。
黄岛区税务局风险管理局围绕两批在校大学生工资薪金申报信息核实纳税辅导任务 , 开展纳税辅导工作 , 共涉及企业116户 。严厉打击冒用大学生身份信息进行虚假申报的行为 。日前 , 风险管理局根据冒用申诉风险线索 , 对某资产管理公司 , 查实该企业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 , 多次冒用个人身份信息 , 虚增管理费用并在账簿上多列支出 , 进而少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偷税事实 。责令企业立即调整不实申报 , 同时对该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
专家分析 , 上述案件具有三大共同特点:一是精心“设计”偷税手段 。涉案企业的主营业务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 这类业务可用于抵扣的成本相对较少 , 企业经营者就打起了虚增成本的歪主意 , 铤而走险地冒用个人身份信息 , 把企业从盈利“扭转”为亏损 , 最终达到偷税目的 。
二是精准“发放”伪造工资 。伪造的员工工资均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下 , 既能虚增工资成本、偷逃企业所得税 , 也未达到起征点 , 只需申报而无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不会增加实际成本 。
三是精确“瞄准”下手对象 。涉案企业冒用的员工身份大多为在校大学生 , 由于大学生群体尚未真正就业 , 对自身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关注度较低 。
【冒用|没毕业却被“就业”?冒用在校大学生身份信息“魔爪”被斩断】税务部门将继续积极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协调 , 加强线索收集分析 , 强化综合治理 , 加大对冒用个人身份信息实施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 加强大学生身份信息保护和规范管理 , 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 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