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增产: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二 )


多举措增强生产能力
尽管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回升,但粮食安全这根“弦”还是不能松 。郭军认为,要多措并举发展早稻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增强早稻综合生产能力 。
发展早籼稻生产,关键要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 。江西把早稻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今年首次将粮食和早稻面积、产量目标分解到设区市和县(市、区),各地进一步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户,早稻种植面积超过1800万亩,扭转了早稻种植面积连续8年下降的趋势 。湖南省财政部门按集中育秧面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育秧成本补助,重点支持提供早稻机械化育、插(抛)秧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财政继续扶持一批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种粮大户 。
与此同时,加强对抛荒撂荒耕地治理,确保早稻种植面积 。耕地是保障早籼稻生产的根本 。今年春耕时节,各地把整治耕地抛荒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 。例如,广西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防止耕地抛荒责任挂钩,对弃耕抛荒耕地超过2年(含2年)的,暂停发放该承包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待其复耕后重新纳入补贴范围 。
发展早籼稻生产,关键在于推进生产机械化和经营规模化 。产量低、效益低是很多农户弃种早籼稻的关键因素 。邹泰晖认为,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是解决农村“谁来种地”和提高早籼稻效益的根本途径 。
发展早稻生产,关键要依靠科技找出路 。今年各地加强了优质早籼稻品种推广 。同时,一些主产区推广早稻集中育秧和机插等关键新技术、新方法 。如湖南省在今年春耕生产期间,在全省66个早稻生产重点县市区支持发展300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 。广西千方百计扩大早稻播种面积,积极引导种粮农民恢复双季稻种植,大力推广“早稻+晚稻(再生稻)+马铃薯(红薯)”等种植模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刘 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