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部分民办园“转公转普”水土不服 园方喊冤家长叫苦( 二 )


记者梳理相关案例发现 , 不少小区配套的民办园 , 和开发商签订的场地租期一般是10年到15年 。 由于周期较长 , 成本回收是逐年分摊回收 , 前五年就能盈利的民办园基本没有 。 如果在转型后 , 对前期投入和累计亏损补偿不够 , 甚至“一笔勾销” , 极易引发矛盾 。
“我们的租约未到期 , 开发商就要我们停止办园 , 于是我们走司法途径寻求解决 , 希望开发商赔偿我们前期投入的损失 , 但是败诉了 。 ”耶鲁东方名城幼儿园举办方代表张海涛说 , 法院认为 , 这是不可抗力 , 根据国家规定 , 办园场地被政府收回 。
张海涛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既然产权属于政府 , 那地产商凭什么收我们租金?是否应该退回来?我们在场地上建设的建筑、设施和固定资产 , 该有谁来补偿或者赎买?开发商断水断电锁门 , 是否侵害在校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此外 , 个别地方在民办园转公后 , 由于缺乏经费 , 采取公办委托模式要求举办者继续运营 , 但要求执行几百元的公办收费 , 与当地公办园的年度经费相比相距甚远 。 幼儿园为了生存 , 要么违规收费 , 要么降低成本招用实习老师等 。
前述连锁幼儿园负责人说:“我们提出按公示及审计成本核算补贴 , 有关部门回复‘补贴无法增加 , 你们可以通过降低教师工资 , 或者重新聘用低学历低工资教师来降低成本 , 对教具等设备可以不更新不新增投入 。 ”
教师收入如果受到一定限制 , 将直接影响师资培养 。 广州珠江帝景幼儿园今年转为公办后 , 幼儿园全体员工因福利待遇大为缩水 , 四处投诉 。 负责人告诉记者 , 老师平均工资从每月3000多元降到1000多元 , 过节费、奖金甚至寒暑假都被取消了 , 部分教师辞职 。
记者走访发现 , 在北京 , 普惠性幼儿园老师 , 税后收入拿到5000元左右算不错的了 。 如果幼儿园支付房租等 , 勉强能留在北京 。 如果幼儿园不负担房租 , 老师很难留下 。 大批幼儿园教师总是处于“新人”的水准 , 势必影响整体教育质量 。
营利性民办园转公或转普 , 是为了解决群众“入园难”“入园贵” , 有家长对此“体感”并不明显 , 有的甚至感到负担不降反升 。
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转型后 , 就有家长吐槽 , 不提供素质特色课程和延时服务 , 家长必须4点半接孩子 , 对双职工家庭造成很大困难;家长对孩子的才艺、运动、美术等都有需求 , 但幼儿园不再提供服务 , 家长就要花更多的钱去参加社会上的培训机构 , 费用更高不说 , 质量还没法保证 。
广州珠江帝景幼儿园家长吴可担忧 , 受制于成本经费 , 幼儿园很难招到好老师 , 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孩子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 为了达到80%普惠园和50%公办园的目标 , 部分地方采取强制方法来解决 , 导致一些民办园撤出 。 如果民办园撤出 , 政府就要投入更多的钱去办公办园 。 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 老百姓可能在短时间内尝到甜头 , 但长久来看可能会出现更高的收费 。
加大投入精准施策
目前 , 关于小区配套幼儿园转为公办或普惠园 , 国家提倡坚持“一园一策”“一园一案” , 不搞“一刀切” 。
多位民办幼儿园从业者、业内专家建议 , 转型要精准施策 , 必须考虑三个因素 。
一是地方经济实力 。 公办幼儿园需要公共财政投入 , 不仅需要钱 , 而且需要场地和足够的师资 。 每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幼教师资储备也不同 , 所以要看地方政府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是否具备条件 。
二是当地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整体发展状况 。 如果公办园严重不足 , 民办园质量也比较低 , 就需要政府巨大投入来改变现状;如果公办园数量不够 , 但民办园办学质量并不差 , 那么完全可以让民办园继续举办 。 愿意转成普惠园 , 政府给予普惠补贴 , 确保“家长少花钱 , 质量不变” 。 对于财政有困难的地方 , 如果暂时无法给予普惠园补贴 , 则可以考虑出台一些配套优惠政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