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重庆缙云山的“绿色辩证法”( 二 )
“这也是生态保护理念与传统安土重迁观念的一次碰撞 。”北碚区缙云山整治办负责人吕玉春说,要让居民安心搬下山,必须用系列配套政策和举措消除他们对未来生产生活的顾虑,解决好其生产生活及发展问题 。
目前,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已搬迁442户、1144人,分别占总户数的98%、总人数的98.5% 。
有的村民还在山上找到了新工作,65岁的原住民李星华如今当上了公益护林员,带头保护缙云山,加之在生态修复项目工地上干临时工,一个月能收入5000元左右 。“虽然不住在这里了,但缙云山永远是我的家 。”李星华说 。
提升生态品质 旅游增收奔小康
文章图片
一对新人在重庆缙云山拍摄视频(7月25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全超 摄
累计投入资金15.8亿元,拆除各类建构筑物53.2万平方米,栽种植物75万株,覆土复耕复绿36.5万平方米……两年来,缙云山生态环境实现了明显改观 。
登临缙云山,山下是嘉陵江小三峡之一的温塘峡,江边是重庆市著名的北温泉以及当地古村落金刚碑,资源禀赋优越 。在生态整治的同时,重庆市正同步谋划区域提档转型,科学有序发展环山度假、康养产业,打造缙云山5A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 。
缙云山保护区主体所在的重庆北碚区,还不断建立完善相关产业与生态搬迁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生态旅游,创造更多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机会 。
得益于到缙云山游览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53岁的民宿老板李华尝到了甜头 。综合整治中,他响应号召拆除了16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并对其中8间进行了提档升级 。“去年的收入不仅满足了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还还清了20多万元的贷款,我要抓紧时间,把剩下的4间房加快升级 。”他说 。
如今,一幅“生态美”与“百姓富”双赢的绿色发展图景正在缙云山变成现实 。
推荐阅读
- 热点|华春莹:我们赞赏安倍晋三首相为改善中日关系所作的努力,祝早日康复
- 【行走自贸区】航空“试验田”让我们离飞行梦更近|【行走自贸区】航空“试验田”让我们离飞行梦更近
- 【行走自贸区】航空“试验田”让我们离飞行梦更近
- |《我们在行动》第五季林依轮下厨做大餐 张紫宁直播开启话唠模式
- 任正非|任正非最新发声:不会忌恨美国,求生欲使我们振奋
- 刚刚,华春莹用英日双语发推:我们赞赏安倍晋三首相为改善中日关系所作的努力,祝愿早日康复
- 科学|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走向灭亡,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关注|未来楼市调控该走向何方?住建部7天内两度表态
- 太阳|136亿亿吨的水浇到太阳上,太阳会怎样?
- 很早|《青春环游记》郎朗是否退出,其实很早之前他就告诉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