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的步伐|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讨好型人格,不过是得了“取悦症”而已
有一个流行词叫做“讨好型人格” , 这个词 , 自从几年前被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公然说出来 , 热度就一直没有降过 。
本文插图
蒋方舟给“讨好型人格”的定义是 , 特别想要讨好别人 , 哪怕你不喜欢这个人 , 也希望他能喜欢你 。
这种感受也许很多人都有过——包括我自己 。
同时 , 也有很多女生找我做咨询的时候 , 上来第一句话就是 , “我这个人谈恋爱有点讨好型人格” 。
但是 , 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 , 专业的心理学概念里 , 是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个词的 , 最多有一个表现形式上差不多的词 , 叫做“取悦症” , 又名“看管型人格障碍” 。
我强调这个不是掉书袋 , 而是希望同学们注意到一个微妙的差别——
“XX人格” , 和“XX症” , 或者说“XX障碍”之间的区分 。
“人格”是相对固定的概念 , 比如16型人格里 , 你是entj还是infp , 基本上就固定了 , 不太容易改变 , 而且这些人格没有哪个更好一些 , 每一种人格都有自己的优势 。
“讨好型人格”就很奇怪 , 每个人都觉得它是不好的 , 又把它看作一种“人格” , 潜意识里认为它很难改变 。
相对而言 , “取悦症”和“看管型人格障碍”给人的感觉是 , 这是一种病症 , 有病治病 , 治好了就没事了 。
这两种说法的差别 , 就像是“你患了感冒”和“你体质虚弱”的差别一样 。
我的建议是 ,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去改变“总是想讨好别人”的状态 , 第一步就是打从心里相信 , 这是一种症状 , 是可治愈的 。
治愈症状之前 , 要先分析它为什么会产生 。
我们产生“想要讨好一个人”的想法 , 通常会出于理性和感性两种考虑 , 最后再落实到行为上 。
理性的角度说 , 习惯于讨好别人的人 , 心里往往潜藏着两种想法:
第一 , 我理所应当就要做个好人 , 对别人好比对自己好重要得多 。
第二 , 我对别人好 , 别人就会对我好 。
……虽然这两个想法看起来都不怎么理性 , 但对于习惯讨好别人的“取悦症”患者来说 , 这就是他所有行为的底层逻辑 。
他们坚信 , 只要我坚持不懈地花式讨好别人 , 别人就一定会对我好 , 喜欢我 。
如果别人没有同样喜欢他们 , 怎么办?
要么是讨好的方式不对 , 要么是讨好的力度不够 , 总之 , 继续就是了 。
感性的角度则是 , 取悦症患者完全没有办法面对 , 一旦他们拒绝了别人 , 或者不按别人的心意做事 , 对方可能产生的失望 , 愤怒 , 以及他们自己的内疚和自责 。
蒋方舟就讲过一个她自己经历的事情:
她和男朋友闹别扭 , 她害怕男朋友生气 , 花了足足两个小时道歉 。
但是对方还是不满意 , 在她挂掉电话之后 , 不断地回拨过来 , 想要继续指责她 。
蒋方舟的形容是 , 当时她看着不断响铃的手机 , 吓得瑟瑟发抖 , 但她就是不敢跟男朋友说 , 你别打了 , 我不喜欢你这样 。
因为她打从心里害怕和男朋友的冲突继续下去 。
在感性和理性的双重作用下 , 取悦症患者落实到行为层面就是 , 通过“取悦”这件事 , 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
有句话说 , 好女孩得到一个“好”字 , 坏女孩却得到所有 。
且不说后半句对不对 , 就说前半句 , 好女孩付出一切只得到一个“好”的评价 , 是不是傻?
对于习惯取悦别人的人来说 , 还真不是 。
她们眼里 , 被别人称赞“好” , “懂事” , 就是她们做所有事情的动机 , 也是她们对自己价值的认定 。
她们未必会羡慕坏女孩得到所有 , 唯一的困惑也许只是 , 既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个“好女孩” ,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珍惜我?
推荐阅读
- 励志语录|世界上最棒的一段情话!
- 荣辱|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 追剧小能手|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西江千户苗寨,用生活记实历史
- 津巴布韦|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人人都是"亿万富翁",钱扔地上都没人捡
- 火山|世界上最有牌面的“烧烤炉”:纯天然岩浆加热,吸引全球吃货
- 迷途的羔羊|世界上最大的啤酒馆,历史距今400年,纯正啤酒一杯就是一升!
- 慢慢来的步伐|真正的上坡路,多半不好走
- 晴天情感小铺|这个世界上的爱情,有时候可以因为钱在一起,有时候也可以因为钱而分开
- |世界上所有女生,都需要一个「Lemaire衣橱」
- |世界上最美丽的7座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