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智库|白重恩:为什么必须体制改革?


一、科技创新
任何创新的体系有两点特别重要 , 一个是人才 , 美国在这方面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 吸引了全球最具创造力的人才 , 中国在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
另一个是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 让更多的人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创新 , 有机会将他们创新的想法变成产品或服务参与市场竞争 , 之后市场优胜劣汰 , 竞争失败的产品尽快推出市场 , 将资源集中到成功的产品上 , 使成功的创新能得到推广 , 给成功的创新者较大的回报 。 这是制度环境问题 。
在这几方面 , 国内环境不断改善 , 但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 给研发人员的激励是否足够 。 另外 , 创新有不确定性 , 有没有容错机制 , 我们要鼓励他们尝试 , 还要做更大的努力 。
二、企业经营环境
近期的事件对中国的企业打击很大 , 对美国的企业也不好 , 比如说美国的大部分芯片企业主要客户都在中国 , 当业务受损的时候也会影响持久创新的能力 。 对于中国的企业 , 眼前面临特别大的冲击 , 但是长远来说也在倒逼企业思考短板是什么 , 如何修补 , 当需求清晰的时候 , 我们可以更加坚持做一件事情 。
但这中间也要把握度 , 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在补短板上 , 可能在给另一创新领域的资源就会减少 。 更多的创新是未知的 , 创新的关键是更多的人尝试未知 , 成功可以得到奖励 , 失败可以快速退出 , 考虑创新的时候需要平衡好补短板和鼓励未知创新这两方面 。
此外 , 全球不仅仅只有某一个国家 ,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 我们有庞大的市场 , 这本身就是吸引力 , 让朋友圈变得更大 , 不需要自己做所有的市场 。 美国“鹰牌”所主张的美国利益至上 , 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不支持的 , 我们把美国定义成这个 , 我们的“朋友圈”就会很大 。 在争取“朋友圈”的时候 , 这种叙事的方式就变得很重要 , 我们能不能主导这种叙事方式 , 值得大家思考 。
如果考虑经济利益 , 美国的封锁对其是不利的 ,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 国内企业怎么做好自己的事情 , 首先就是重视人才 , 思考怎么做对全球人才更具有吸引力 。 企业应该展开国际合作 , 走出去到人才多的地方去 , 利用当地的人才做研究开发 。
正面稳定的预期对于企业来说变得非常重要 。 国内这几年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 , 按照世界银行的打分也有明显的进步 , 综合排名从2014年的96名 , 进步到2019年的46名 , 再进步到2020年(世行排名提前一年发布)的31名 。
中国经历在过去40年为什么会高速发展?在一个不太完美的营商环境下 , 我们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 其中 , 一种非正式的特惠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当企业家开办企业遇到了困难时 , 如果他能找到地方政府或者某一级政府里某一个关键的人 , 往往能帮忙解决很多问题 。 比如在规则打架的情况下 , 要求企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就什么也办不成 , 这时将规则稍微变通有利无害 。
举一个例子 , 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成立了一个项目公司 , 项目公司完成之后需要清算 , 而投资资金需要拿回本国 , 这是合理的 。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 , 这家企业需要去银行办理纳税证明 , 当时两税还没有合并 , 还需要国税证明 , 地税证明 , 其中地税要求留下国税的证明 , 银行需要留下地税和国税的两份证明 , 但对于企业来说 , 多次开证明并不容易 , 最后是政府官员出面解决 。
企业能否解决这一的问题 , 是否有精力解决这一的问题?规则越来越多 , 企业就越来越无所适从 。 非正式的特惠制度 , 有很大的局限性 , 如不公平和寻租等问题 。 因此在特惠制度越来越难以起作用的情况下 , 改善普惠的营商环境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
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要求更多更高 , 包括环保、反腐等 。 分头管理的方式是不是有效?值得我们深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