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暖色系|我有话讲,山东人特别“重男轻女”?作为山东人

文/鲁西南王先生
本文共约2000字 , 转载请联系@情感学院院长授权
山东是孔孟之乡 , 历来以尊礼重教闻名全国 。 儒家文化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 , 有的惠泽千秋 , 有的则贻害匪浅 。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 , 确切一点讲 , 是在鲁西南的一个平原小镇长大的 。
我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 ,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 , 早几年曾和杭州的一位阿姨聊天 , 无意间聊起山东的跪拜文化 。
这位阿姨的侄女嫁给了一位临沂小伙 ,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 , 据说被迫向老公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甚至村里的其他长辈磕头拜年 。
一提起这件事 , 杭州阿姨就满脸的惊讶 , “没想到 , 山东人竟然还时兴这一套 。 这太封建了 。 ”
其实 , 山东的“封建之处”又何止是至今依然活跃的跪拜文化 , 更令人无奈的当属那荼毒不浅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
虽然我现在还不到而立之年 , 但在山东生活了近三十个春秋 , 足以让我有资历、有勇气谈一谈山东人“重男轻女那些事” 。
当然 , 这种景象在一般时节是看不到的 , 主要集中在人头攒动的过年时节 。
那时候 , 每家每户招待客人的桌子不多 , 桌子四周有限的座位都是留给那些能喝酒、爱聊大事情的男人 , 而女人呢?
大多会扎堆挤在昏暗的厨房 , 随时听候男人的“差遣”——“该上羊汤了”或者“该上馍了” 。
等到了饭点 , 男人们习惯性地抢先坐了下来 , 喝酒的喝酒 , 吹牛的吹牛 , 还不时地劝客人多夹菜、多喝酒 。
而女人们只能可怜巴巴地挤在厨房里的案板上 , 盘子里的菜也都是男人桌子上盛满后剩下的边角料 。
男人和女人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场景 , 是我关于“男尊女卑”的第一印象 。
至今一提起这四个字 , 满脸油渍(生火做饭熏的)的女人们挤在狭小的厨房里吃饭的场景总是第一时间浮现在我的脑海 , 久久不能挥去 。
在我降生的九十年代 , 虽然计划生育抓得比较严 , 但第二胎仍然是女娃的家庭依然会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顶风作案” 。
印象里 , 村子里一户寇姓人家 , 前两个孩子都不是“带把的” , 后来不惜跑到外地去生第三胎 。
即使村里妇联以扒房子要挟 , 寇姓人家依然咬着牙怀了孕 。 本因为老房子的一片废墟会换来男婴的降生 , 可第三胎仍然是女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