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原定90家企业竟来了120家 青岛这场工业互联网政策解读会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 二 )


文章图片

而本次线下解读会,更是服务的升级,现场针对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精准”培训,一对一答疑 。活动现场,许多人用“务实”这个词来评价这场解读会,现场企业家争先恐后提问,还有的从后排跑到前面站着等待提问,互动如此热烈,也是场地提供方从未见到过的 。
主讲嘉宾讲得专业而不失通俗,句句讲在企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上,在政策解读时,一份《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直接放在了大屏幕上,数字化要求、网络要求、系统要求、集成要求、安全要求……一目了然,连企业申报时要提报的转账凭证、发票、业务回单等都给出了参考样式 。
企业代表问得也实在,“我们公司不是高企,对申报有影响吗?”“外企在申报时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已经申报过数字化生产线,还能不能申报数字化工厂?”……互动问答环节,近10位企业代表依次抛出了自家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讲嘉宾现场一一答复,耐心而精准 。为了方便后续随时沟通交流,活动最后,参会企业还和主讲嘉宾一块,用微信面对面建了个群 。
散会之后,一些企业家又找到主讲嘉宾开起了“小灶” 。“我们是一家外企,主要做服装纺织行业的缝纫线辅料,本身有一套比较自动化的系统,想看看是不是符合条件,争取也来申报一下 。”高士线业生产主管李世竹一边介绍企业自身的一些情况,一边向主讲嘉宾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外企能否申报?现有的自动化设备是多年前购置的,是否符合条件?”主讲嘉宾青岛市工信局工业互联网处副处长周海华也给出了让他满意的答复,“外企没问题,只要是在青岛注册发展的企业就可以;设备有每年的维护费用,可以申报 。”
90|原定90家企业竟来了120家 青岛这场工业互联网政策解读会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
文章图片

“20条”全方位赋能,企业注入“强心剂”
成全企业发展就是成全城市发展 。
工业互联网的宏大蓝图如何与自家企业的现实状况相结合,成了摆在企业家们面前的一道颇有难度的“实践题” 。线上解读、线下培训,政策扶持、精准服务,包括这场政策解读会,青岛市工信局的一系列贴心服务恰恰是给企业送上了一份“备考宝典” 。
“刚开始各种政策出来,对我们来说有些还是比较抽象的,但是通过今天这种会议,现场去解读分析一下,根据我们的行业去匹配,就一下子清晰很多 。”活动现场,印工社(青岛)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高峰说,公司主要聚焦印刷行业,为青岛本地企业做信息化服务,这场“干货满满”的解读会,让她收获颇丰,“我感觉这种服务是政府主动出击,主动和我们企业链接,政府的职能部门走到我们身边来为企业服务,效果非常好 。”
“我们食品行业目前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工厂有很多独立的设备,但没有这样一个资源,能够把这些产线都连起来,把我们的数据都采集出来 。”丹香食品信息部负责人阚宏伟说,企业下一步的转型升级也期望能从工业互联网方面有所突破,这次的政策解读会让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工业互联网的改造坚定不移,他们也期待着,能够通过政府搭建的各种平台,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资源,尽快打造出自家的智能化工厂 。
90|原定90家企业竟来了120家 青岛这场工业互联网政策解读会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
文章图片

而作为一家服务商企业代表,致德工业总经理宫磊介绍,从公司近期的业务情况,他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的“不断加码”,传统企业往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我们潜在的客户和正在洽谈的客户明显增多,增长百分之百 。”宫磊说 。
据调查,青岛的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进行自身变革 。一家从事机械装备的企业,受疫情的影响,从国际市场转向国内,随着国内订单的增多,考虑进行智能化的改造,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这次20条政策送上门,旗帜鲜明地引导企业进行改造,并有相应的奖励,这无疑为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