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贤齐|1997年和1998年,他们师徒二人震撼了整个华语乐坛( 二 )


但任贤齐的走红出乎人们意料 , 他比谢霆锋年长14岁 。 外形一般 , 唱功也就那样 , 创作能力刚及格 。
可他的确红了 , 还是一炮而红 , 爆红的程度让人胆寒 。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 , 网友的一句话总结非常精辟:
“他长成那样都能演杨过 , 你说红不红!”

  • 众所周知 , 滚石有三位教父 , 罗大佑悲天悯人、李宗盛豁达沧桑、小虫精致缠绵 。
现在的我们应该知道滚石为什么能强势崛起 , 这三位大神可都是创作型人才 , 金牌制作人 。 就算到了今天 , 能与他们相比的能找出一个吗?
当年他们培养的台湾帮:齐秦(滚石)、王杰(飞碟)、童安格(宝丽金)、周华健(滚石)杀向香港 , 香港乐坛才不得不推出“四大天王”与之抗衡 。
话题扯远了
1966年 , 任贤齐在台湾彰化县出生 , 高中毕业转到台北居住 。 在大学念体育系时 , 因为想追求女生而学习吉他 。
爱情的力量永远最大 , 或者说:女人是男人动力的一切来源 , 任贤齐也不脱俗 。
任贤齐最后女生没追到 , 却爱上了音乐 。 在吉他老师的介绍下 , 他进入了一家小唱片公司 , 新格唱片 。 在公司发了三张个人专辑 , 送人都没人要 。
台湾男人到点儿了都要去部队溜达一圈 , 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
1994年 , 任贤齐退伍回来了 , 新歌唱片却被滚石收购了 , 旗下所有艺人都被打包拍卖 , 任滚石挑选 。 任贤齐险遭淘汰 , 当时滚石看重实力 , 任贤齐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
当时在场的很多大佬们很坚决的说不要 , 幸亏小虫 。 他主张留下小齐 , 虽然他也说不出什么确切的理由 , 但直觉认为这个人有可塑造的潜质 。 最终以1票对9票的悬殊表态 , 愣是留下了小齐 。
小虫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
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 , 我就是看上了小齐 , 我就觉得小齐有作为 。
我跟老板讲 , 让我留下他 , 于是滚石就让任贤齐多签了三年合约 。
公司虽然签下了他 , 但小虫当时非常忙 , 正在帮杜德伟和陈淑桦做专辑 , 帮关锦鹏做电影配乐 , 把任贤齐忘掉了 。
任贤齐也没有催促小虫为他发专辑 , 每天默默地在公司吸地毯、剪报、浇花等 , 有时候给小虫打打下手、买买盒饭 。
同时还要兼职DJ和主持等工作来养活自己 , 直到1996年 , 任贤齐的合约快到期了 , 小虫才想起来他来 。
小虫的音乐在旋律的流行性以及风格上是不拘一格的 , 在任贤齐之前已经打造了很多作品:
潘越云的《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 , 钟镇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 黄莺莺的《葬心》 , 梅艳芳的《亲密爱人》 , 李丽芬的《得意的笑》以及《爱江山更爱美人》等 。
  • 小虫为任贤齐制作专辑《心太软》
1996年 , 小虫为任贤齐打造的第一张专辑《依靠》卖了16万张 , 销量虽然一般 , 但对新人来说还算不错 , 至少公司没亏钱 , 老板同意再为他做一张专辑试试水 。
接下来 , 小虫让任贤齐中止一切主持、DJ等工作 , 带他前往美国 , 录制下一张专辑《心太软》 。
任贤齐后来说:
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 如果专辑销售成绩不理想 , 将离开艺人身份 , 报考体育新闻记者 。
1996年底 , 《心太软》面世 , 结果大家应该知道 , 火了 。
1997年初 , 南京音像出版社将专辑《心太软》引进内地 , 顿时大街小巷 , 走哪儿哪儿都是“你总是心太软 , 心太软” 。
当时的火爆程度 , 现在很多年轻人是想不到的 , 《心太软》的歌词通俗易懂 , 旋律起伏不大 , 朗朗上口 。 任贤齐的嗓音又直击人心 , 每个人听了都会有共鸣 , 至少都能唱上几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