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构建楚长城遗址公园的史学思考( 二 )


楚长城作为中国第一座长城 , 它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古代传统防御模式发生变化 , 突破了封闭防御的有限空间 , 扩大了防御范围 , 把自然水系、山体和人工墙体结合起来 ,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 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防御屏障 , 为楚国边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 。
楚长城遗址遗存类型多样、数量丰富 , 颇具地域特色 , 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 2008年10月-12月 , 由河南省考古研究所领衔组织的长城资源调查队开始正式调查工作 , 调查发现仅方城县就存有关堡6个、寨堡105个、锋燈37个 , 墙体30.51千米 , 而被历代破坏而消失或掩埋于地下的墙体绵延约25.37公里 , 山险200多公里 , 古代道路8条 , 长城沿线及附近的冶铁遗址7个 , 城址18座 。

目前 , 对楚长城的保护尚不到位 。 楚长城范围广阔 , 遗存残损较多 , 不同地区存留状况不同 , 部分地段自然侵蚀严重 , 当地居民保护意识不强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 另外 , 楚长城为大遗址 , 大遗址保护工程启动较晚 , 经验较少 。 大遗址是我国学者在我国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中逐渐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 , 专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的大型考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 。 2002年 , 南召县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楚长城遗址县 , 体现了文物保护部门对楚长城价值的深刻认识和保护的高度关切 , 可视为南阳楚长城遗址公园建设的优秀信号 。
遗址公园的建成 , 可以为楚长城的保护提供明确的空间范围 , 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 深入发掘楚长城的价值 , 将考古学、景观生态学、环境保护学、历史学、建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结合 , 突出这一遗存的地域性 , 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项目 。 在建设中 , 将楚长城和南阳盆地的自然水系、地形走向结合起来 , 加之历史文化内涵的渗透 , 最终构建起人文与自然地理结合的、包含时间长度、地域广度和历史厚度的三维文化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