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父母接连病逝留下30多万欠款,5个儿子的“悲惨世界”( 四 )


疫情之下,同在中山打工的四弟日子也不太好过。他做制衣,后来工厂不开,他没活做,索性回了老家。前几天,他才在镇上找了份工作,工资下降了1000多元。
四弟夫妇有两个孩子。今年9月要上小学。回老家的一个原因是,这里的幼儿园只要2000元一个学期,是中山的三分之一。
夫妻俩在8年前结了婚。“一嫁过来就是还债。”四弟媳说。多数时间里,这个家没人到访。两个孩子就在老房子周围自顾自地玩。四弟忙着做工,没时间带着儿女在县城转转。
最能赚钱的两个兄弟还在硬撑,他们有不能倒下的理由:家里还有好几个人等着吃饭,等着读书。
5
何国荣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连账也记得“一塌糊涂”。但他的账本上,每一笔欠账记录都很清楚。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何家的还款模式是,老大老四各还500元。
一位堂叔借给何国荣1万元。之后,堂叔的小孩早产,进了保温箱,眼睛也有问题,都要用钱治。何国荣直接转给他5000元。这笔钱还是网贷借来的,还上用了两个月。
每个月,他最盼望的日子就是发工资的那天。到账的工资基本都用来填坑了。“这几年都是这样过的。”
7月末,何国荣今年第一次回了老家。他已经失业两个月,闲下来的这些天,待在老房子里,他总觉得不习惯。
他现在的收入,一部分来源于失业金,剩下的就是运营网上的店铺。他卖太阳能灯,赚十几元的差价,这是他近期最投入的事情。
只要手机一响,他就会迅速地拿起来。他花时间研究店铺推广的攻略,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没雄厚的本金,打不出量的优势,买不起好的推荐位置。为了保持“信用值”,他必须在3分钟内回复顾客的消息。
太阳能灯的价格不算低,下单的人不多。何国荣靠这个赚来的钱,仅能维持生活。
他也不时在网上翻招工的消息。不过,他仅有的技术就是开车。他仔细考虑过,如今这个行业司机多、线路少,自己“之后肯定不会做了”。
他没开出租车的打算,“现在赚不了多少钱”,也交不起门槛费。他同样买不起自己的车。
何国荣打听过,开集装箱挂车,一个月工资能有快1万元,可他还需要另外考证。他问过驾校,整个学下来要1万元,全程七八个月,不保证拿证,他放弃了,“等不起”。
身边一起打工的人里,也有人有“吃香的真技术”。拿制衣来说,有人专门跑领子,工资高出一倍,但四弟和弟媳只是干些压线打蜡的杂活儿,就是“跑边的”。“技术不是谁都能学,师傅基本只教自己的亲戚。”
他也听过有人在医院欠了一笔钱,为了逃缴费连夜逃走,就连出院手续也没办。不过,在还钱的事儿上,他从来没犹豫过。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借钱对象是身边的亲戚,生活都不富裕,最大的一笔借款是5万元,最快的10分钟到账。
这个失业的男人始终觉得,“现在的社会,诚信‘最重要’,那是能代表整个人的东西。”
他知道,被拖着欠款的滋味儿不好受。也有人问他借过钱,直到说好的还款期过了五六个月,那笔钱才到位,“感觉很不好”。
何国荣干脆把“绝对靠谱”写进自己的社交账号昵称。网贷平台上,他也用这个注册。
事实上,他第一次离开村子前往中山,下了汽车就被骗了。那时候,他不到15岁,刚从初中辍学,汽车到站的地点,离母亲工作的地方还有差不多20公里。他握着一张写了母亲位置的纸,上了一辆揽客的摩托车。
对方要30元钱,结果带他在汽车站周围兜了一圈,又把他扔在了陌生的工业区。他四处找路,对方就跟着他不说话,无奈之下,他又多给了那人10元,请他拉自己回去。
不知不觉,他来中山20年了。他觉得自己努力过,不过,“可能是因为运气不太好,实力不比别人强,也可能用的方法不对”,反正就是没赚到什么钱。
他还想着再拼一把。但他35岁了,体力下降,容易疲惫。他把微信头像换成一个白底写着黑色大字的“近我者富”,自嘲也是自勉。
他理想的生活已变得很简单:找份工资高点的工作,尽量把钱还上,能和家人一起生活在中山,堂堂正正、轻轻松松的。
原来“发展慢悠悠的老家”,这些年也加速向前了。老家村子热闹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停满了车,赶上两辆车子错车,得倒腾半天。只有他家的门口是空荡荡的。
他的祖父母也已80多岁。祖母患有支气管炎,去年住了两次院,每次都是半个多月;祖父的腿脚常年没力气,从屋里挪到客厅也得人扶,因为老年痴呆,每天不太清醒的时段眼睛会直直地瞪着天花板。
两个老人都有慢性病,有些药吃了20年,每人每月有120元的“老人金”补贴,但进口药最便宜的一盒也要80元。
如果能攒更多的钱,老大何国荣还想把老房子翻修一遍。他下单了自家店里的一个太阳能灯装到老家的屋檐上,这是这座房子里最近唯一添置的新用品。
如今,这座房子落伍了,每堵白墙上,都出现了黑色的缝隙,有的裂缝裂出对角线,赶上雨季,天花板漏雨,在屋里要拿盆子接水。
那几年比较好的光景里,一家人常年在外打工。春节是最热闹的时候,因为手机像素不够高,这个家没有一张完整的全家福。
再往前几年,是这家人最幸福的时刻。父母打工回来,带回了全村第一个煤气灶,在村里第一批盖了新房子,何家的孩子都“感觉好日子伸伸手就可以够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