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华谊兄弟战路歧,《八佰》单骑救主急 | 正叔茶馆( 二 )


须得重视的是 , 顺风顺水时期 , 华谊兄弟还为自己埋下了另一祸根:不务正业 。
《正经社》梳理发现 , 2018年之前 , 华谊兄弟一直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营收从2006年的1.24亿元一路增长到2017年的39.46亿元 , 净利润更是从2006年的2356万元暴增至2017年的9.87亿元;净利润的最高记录出现在2015年 , 达到了12.18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 , 2009年-2017年9年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48.55亿元 , 2018年、2019年又用两年时间几乎全部亏掉了 。
不过 , 2013年之后 , 华谊兄弟的净利润中对外投资收益就占了主流 。 统计数据显示 , 2012年至2018年7年间 , 华谊兄弟累计实现净利润42.39亿元 , 投资收益累计贡献了其中的35.84亿元 , 占比高达84.55% 。
也就是说 , 比较而言 , 声名显赫的影视龙头华谊兄弟 , 电影制作和盈利能力并不强劲 , 投资能力却很突出 。 上市后 , 两个老板不停地用筹集来的资金对外进行股权投资 , 在经济向上发展、文化产业得到充分释放时 , 这些动作收益丰厚 。
然而 , 2019年资本市场趋冷时 , 两位老板的很多投资又都变成了亏损 。
多重打击之下 , 华谊兄弟现金流压力空前 。 《正经社》梳理财报发现 ,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 , 华谊兄弟的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分别为21.55亿元、5.54亿元、2.68亿元 , 呈现出大幅缩水且有随时枯竭可能的态势 。 同时 , 2020 第一季度 , 资产负债率高达54.38% , 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光线传媒的13.56%;流动负债合计达到47.99亿元 , 其中 , 短期借款高达20.75亿元 , 即将到期的长期银行借款6.67亿元;流动资产合计仅有29.70亿元 , 其中 , 货币资金只有2.68亿元 。
03
“解扣”的关键要素
万般无奈之下 , 王氏兄弟不得不通过卖字画、卖豪宅等方式回款自救 , 还双双通过反复股权质押、解押、再质押的方式获取资金 , 如今 , 二人名下90%以上、接近100%的华谊兄弟股份处于质押状态 。
这里 , 颇为显性的潜在危机是:如果股价仍然继续下行 , 两位实控人已经质押的股份就有可能被平仓 , 进而导致华谊兄弟控制权的动荡与变更 。
华谊兄弟也不得不到处筹钱:2017年 , 先后清仓式减持所持掌趣科技、银汉科技股份 , 分别套现24.74亿元、6.47亿元;
2020年4月29日 , 华谊兄弟披露将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9亿元;
7月31日 , 公告与招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 后者将向其提供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非承诺性综合授信额度;
接下来 , 如果《八佰》的票房果真能如愿卖到15亿元以上 , 不仅将会极大地缓解财务危机 , 还能在相当程度上提升华谊兄弟自身的士气 。
但这个士气能持续多久 , 却有待时间的检验 。 原因 , 还是在于资金压力和市场机会 。
2019年上半年 , 华谊兄弟还曾向阿里影业借款7亿元 。 但是 , 阿里影业却为这笔贷款提了一个条件:未来几年华谊兄弟要投拍不少于20部主流电影 , 并且将其中的大多数交给阿里影业发行 。 根据王中磊的公开宣告 , 2020年下半年 , 华谊兄弟还要投入拍摄的新片为3-4部新片
《正经社》评论员认为 , 这相当于进一步加大了华谊兄弟自身的资金压力 , 并变得更加输不起——如前所述 , 其作品并非没有落败的案例;反观最近三年来 , 票房最高的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 票房也才勉强突破6亿元 , 远远不及最初的10亿元回本预期 。
有业内人士向正经社强调 , 跟华谊兄弟磕磕绊绊的状况相反 , 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少有的爆发式增长:国内总票房达到642.66亿元 , 同比增幅5.4%;城市院线总观影人次达到17.27亿 。
从年初的《流浪地球》到暑期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 几部非常典型的国产电影彻底撑起了电影票房 , 也让内容为王成为2019年中国电影的主题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