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这一次,咨询师决定告诉你“怎么办?”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这一次,咨询师决定告诉你“怎么办?”
本文插图
不是在无法改变中沉沦 , 就是因无力改变而自责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 , 她很清楚自己和男友的关系问题在于 , 很期待对方以口头表达的方式来抚慰她早年缺失的安全感 。一方面她很渴望这样的需求被满足 , 另外一方面 , 她对于总是因无法被满足而破坏亲密关系的这件事 , 生自己的气 。 于是我经常被她“拷问”:我该怎么办? “怎么办”问题对于处在困惑当中的人们 , 几乎常年占据C位 , 难以撼动 。 在咨询工作中 , 这个问题一经来访者抛出 , 咨询师就要面临不大不小的压力 ——或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教育 , 告诉他咨询工作不是帮你解决实际问题;或去考虑是否在呈现假性自体;总之要保持在咨询师的位置上 , 不陷于利弊选择的现实讨论 , 与来访者拉开问题认同的距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这一次,咨询师决定告诉你“怎么办?”
本文插图
当然 , 这部分工作的前提是在理解和涵容来访者无法行动的表象之下 , 内在经历的想法和情感体验之后 , 才去进行的 。否则 , 来访者可能觉得我既不能给出现实的办法 , 又无法理解其痛苦的感受;好像我也在以“回避”的方式认同他的问题 , 那么咨询就会陷入僵局 , 甚至咨访关系断裂 。如果来访者期待咨询师可以给出一个免于痛苦、体验舒适的方法 , 而咨询师也致力于告诉来访者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方法 , 只是需要探索你的潜意识 , 这时候相互的投射性认同就发生了; 如果转换一下视角 ,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怎么办”保持好奇和澄清 , 引导对方就此展开更多的联想;来访者对自己如何限定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所觉察 , 双方的工作就有机会开启新的篇章 。2.你的尚待解决问题 , 都事先做好了加密限定 。我发现 , 很多人无法在痛苦面前去行动 , 是对自己的改变有执念 。比如 , 幻想一个顺滑无痛的改变; 改变的结果必须是自己乐意看到的 , 无法兼容他人; 还有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也不在少数;尝试了遇到挫折又退回来 , 陷入新一轮的“怎么办”等等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这一次,咨询师决定告诉你“怎么办?”
本文插图
有一位中年男性 , 他希望我在“要不要给青春期的女儿换新手机”的问题上给予他具体的指导意见 。 在整节咨询的后半部分 , 他有些失望地告诉我:“我以为 , 在这个问题上 , 你会站在我这边 。 ”很显然 , 他已经设定好了怎么办 , 并且期待我能加入他 。 他的态度是:换新手机可以 , 但你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而这是他管理员工的模式 , 并且收效很好 。如果我是这位男性来访 , 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 , 我需要意识到 , 上下级关系的处理方式并不适用于父女关系; 其次 , 如果我给女儿换了新手机 , 以她还是个学生并没有步入社会的现状来看 , 我希望她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成绩再提一格?减少玩游戏? 最后和女儿协商解决方案 , 同时准备承受由此可能引起的双方不快体验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这一次,咨询师决定告诉你“怎么办?”
本文插图
以上 , 是现实层面可操作的办法 , 比较偏向认知行为 。 如果这是你需要的 , 而且问题得到了解决 , 那也很好;不一定非得“大动干戈”地进行深度探索 。但是这个案主告诉我 , 在他和父母的关系中 , 没有协商 , 只有听从和执行 。 这是个很重要也很自然的自由联想 , 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工作可以由此展开 。期待一种无痛的改变 , 也是人们在解决问题中的限定之一 。文中开头的那位女性 , 她跟我讲的幻想是:如果男友能够每次都按照她的期待回应她 , 她就会做的更好 , 男友也将因此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翻译一下她的话:如果你不能满足我的期待让我愉悦 , 我就只能“作”给你看 。更进一步说:宝宝只还是个宝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