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情报员|出海口为何却被科威特堵住了?,伪沿海国:伊拉克是中东大国( 三 )


环球情报员|出海口为何却被科威特堵住了?,伪沿海国:伊拉克是中东大国
文章图片
▲科威特成为英国保护国 , 划走了伊拉克的大部分海岸线
终于 , 1914年 , 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与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奥斯曼为夺回被占领的领土 , 最终选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 。 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 , “西亚病夫”站错了队 , 战后彻底瓦解 , 阿拉伯地区成为了英国和法国的委任托管地 。
一战尚未结束的时候 , 为划定阿拉伯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 英法两国背着阿拉伯人签订了《赛克斯皮科协定》 , 根据协定 , 今伊拉克、科威特、约旦、巴勒斯坦、波斯湾沿岸大部分地区属于英国 , 今叙利亚、黎巴嫩属于法国 , 一战结束后 , 英法两国基本按照这个协定进行势力范围划分 。
伊拉克和科威特都属于英国势力范围 , 在英国的主导下 , 两国的边界维持了原来的状况 , 科威特堵在伊拉克的出海口 , 伊拉克几乎成了内陆国 。
环球情报员|出海口为何却被科威特堵住了?,伪沿海国:伊拉克是中东大国
文章图片
▲通过《赛克斯皮科协定》 , 英法划定了中东的势力范围
1920年 , 在叙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费萨尔成为叙利亚国王 , 费萨尔希望叙利亚摆脱法国的控制 , 结果法国最后武力将其驱逐 。 1921年 , 英国将费萨尔迎接到伊拉克 , 扶植为伊拉克国王 , 费萨尔王朝成为英国的傀儡 。
历史上 , 科威特长期属于今伊拉克的巴士拉省 , 而现在却堵着伊拉克的出海口 , 由于伊拉克王国是在英国的一手策划下建立的 , 奉行亲英的外交政策 , 因此伊拉克王国对英国主导下的科威特并没有提出异议 , 但后来局势的发展使伊拉克对科威特的态度有了改变 。
三、边界争端二战后 , 英国虽然是战胜国 , 但实力严重受损 , 逐渐失去了对殖民地的控制 。 1958年 , 以卡塞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费萨尔王朝 , 成立了伊拉克共和国 。 卡塞姆奉行亲苏反英的外交路线 , 不承认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条约 。
1961年 , 科威特废除《科威特英国协定》 , 正式宣布独立 , 不过科威特和英国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 伊拉克宣布不承认科威特的独立 , 并宣布任命科威特酋长为科威特县长 , 同时向科威特边境调集军队 。
这个时候科威特想起了英国 , 立即向英国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求助 。 同时科威特宣布成立“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 , 专门用于援助阿拉伯国家 。 英国和阿拉伯联盟军队随即进驻科威特 , 与伊拉克军队展开对峙 , 最终化解了这次危机 。
随后伊拉克发生了政变 , 新领导人承认了科威特的独立 。 然而 , 1968年伊拉克再次发生政变 , 这回新总统要求科威特割让或租借阿拉伯河入海口的沃尔拜岛 。
环球情报员|出海口为何却被科威特堵住了?,伪沿海国:伊拉克是中东大国
文章图片
▲沃尔拜岛和布比延岛现在均属于科威特
遭到科威特的多次拒绝后 , 1973年伊拉克把军队开到了科威特的领土 , 并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枪战 。 最终又在阿拉伯联盟的斡旋下 , 伊拉克被迫撤军 , 科威特再次保住独立地位 。
伊拉克被科威特堵住出海口 , 阿拉伯河对伊拉克的重要性大大加强 。 按照国际原则 , 通常两国之间的界河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 , 双方各占一半 。 但是奥斯曼帝国以来 , 阿拉伯河一直属于伊拉克 。
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国力强盛 , 多次向伊拉克交涉阿拉伯河主权问题 。 1975年 , 伊拉克和伊朗签署《阿尔及尔协议》 , 正式规定两国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划分阿拉伯河 。 伊拉克做出了让步 , 作为回报 , 伊朗不再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叛乱 , 并将部分争议领土割让给伊拉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