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迪斯科频登热搜,今天你蹦迪了吗

撰文 李玥 王山 何艺璇

往近了说 , #李斯丹妮王智复古disco#上微博热搜、《乐队的夏天》中独立乐队纷纷演绎迪斯科风格歌曲 , 往稍微远了说 , 张蔷亮相B站跨年晚会、《野狼disco》传唱大江南北……一晃时间已经进入2020年 , 原本属于上世纪记忆的迪斯科 , 仿佛在一夜之间回潮了 。

是什么让迪斯科曲风再次走上流行前沿?迪斯科拿什么吸引了95后和00后听众?要了解这波复古风 , 年轻人 , 你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下迪斯科音乐到底是什么 。

1960年代:从节奏布鲁斯到动次动次动次动次

迪斯科作为一种音乐 , 从其诞生起 , 就与舞厅及舞厅文化密不可分 。 没错 , “迪”就是拿来“蹦”的 。 迪斯科的英语单词“disco”取自法语“discothèque”——直译为“唱片图书馆” , 在1940年代的欧洲特指一种没有乐队现场演奏音乐而只播放唱片的舞厅 。

1960年代中期 , discothèque舞厅风从欧洲刮到了美国 , 一些地下俱乐部和私人派对在纽约等地开张 , 作为能够释放激情而又不会被主流打扰的地方 , 吸引了社会上各类被边缘化的群体到此狂欢 。 在这里 , 一种被命名为迪斯科的音乐风格 , 作为一种舞曲 , 也作为当时主流的、被视作由白人统治的摇滚音乐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 , 在1960年代末期开始成型 。

迪斯科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强烈的节奏和稳定的低音鼓点 , 让听众情不自禁想要扭动身体 。 这种颇具辨识度的4/4拍鼓点被称作“four-on-the-floor” , 即以爵士鼓中的低音大鼓(bassdrum)稳定有力地踩出四分音符的节奏 , 有时辅以16分音符的踩镲(hi-hat)和切分音符——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次打次”里的“动”(低音大鼓)和“次”(踩镲) 。

除了使用鼓点(包括爵士鼓和拉丁鼓乐等)强调节奏 , 迪斯科音乐的背景音乐通常还包含弦乐器、号角乐器、电子琴和节奏吉他 , 有时也会用到长笛、主音吉他等乐器——虽然听上去单纯明快 , 但迪斯科音乐的制作并不简单或廉价 。

1970年代:从地下俱乐部到“迪斯科年代”

原本仅受地下俱乐部中的社会少数群体喜爱的迪斯科音乐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被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忽视 , 但是在70年代初期 , 迪斯科音乐开始登上电视 , 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 1977年 , 音乐电影《周末夜狂热》(SaturdayNightFever)在美国上映并大热 , 由BeeGees乐队主导创作的迪斯科音乐风格原声带将迪斯科音乐在主流口味中推向巅峰 。

到20世纪70年代末 , 迪斯科音乐及相关时尚风格占领了美国主流流行文化 , 大量已有的非迪斯科歌曲被进行迪斯科处理 , 许多摇滚乐手们也尝试创作迪斯科音乐 , 如雪儿的《Take Me Home》、滚石乐队的《Miss You》等等 。

每一种流行显然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 尽管80年代以后 , 迪斯科音乐及其时尚风格在美国大众中的热度逐渐退去 , 但迪斯科音乐并未从此消亡 。 一方面 , 迪斯科音乐跟随着美国流行文化的输出 , 来到了世界各地 , 并在各地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变化 。

例如 , 迪斯科舞厅在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遍地开花 , 而迪斯科在这里被日本音乐人们发展成了城市流行音乐(city-pop) , 成为J-pop的一个分支 。 ElectronicBeats杂志将城市流行称为日本“对合成器流行音乐(synth-pop)和迪斯科的一个回应”——被网易云喂大的当代年轻人们更加熟悉的可能是城市流行被“蒸”过以后的版本 , 即蒸汽波风格(Vapor-wave) 。

迪斯科的影子 , 从未消失 。

1980年代:在上世纪的中国蹦迪

关于迪斯科 , 与我们的记忆更为紧密相连的 , 无疑是80年代的中国特色迪斯科——无论你是真的进过“的士高”舞厅 , 还是只在贾樟柯或娄烨的电影中憧憬过那个时代的炫目 。

随着被改革开放打开的国门 , 迪斯科音乐与舞厅的旋风 , 进入了当时年轻人的生活 。 1986年 , 中国唱片公司引进了香港飞时唱片公司的《荷东》、《猛士》的士高 , 这是中国音像出版史上第一次与世界流行乐坛的同步对接 。 次年 , 广东音像出版社制作出了以翻唱英文原曲并用中文填词为主的《87狂热》迪斯科专辑磁带 , 创造了惊人的销量奇迹 。

复古迪斯科频登热搜,今天你蹦迪了吗
文章图片

【复古迪斯科频登热搜,今天你蹦迪了吗】并不是说 , 迪斯科音乐传入之前 , 国人没有听过流行歌曲 , 邓丽君甜嗓唱出来的爱情 , 已经给大陆带来了很大的振颤 。 但相比没有文化就很难听懂的邓氏情歌 , 迪斯科对普通人 , 或者说对小镇青年 , 更加友好 。 2013年 , 某个豆瓣用户在《87狂热》的豆瓣短评中写 , 这是一张“粗制滥造”的专辑 , 是工厂煤矿台柱子级别罢了 。 然而对于80年代的人们来说 , “狂热”的魅力正在于此:和如今可以量化的恋爱和写在名片上的社交恐惧不同 , 那时候的我们甘愿在《站台》永远在等待“没有归来的爱” , 也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路灯下的小姑娘》带回家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