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博“天地同和”展:古代乐器,拨动你的心弦( 二 )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项阳介绍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 贾湖骨笛已陆续出土几十支 , 大多保存完整 , 音阶很全 。 它们的发现不仅把中国音乐史往前推了几千年 , 对于世界音乐史也意义非凡 , 刷新了人们对音阶最早形成时间的认识 。

  述说礼乐文明的辉煌

  上古时代 , 音乐不单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 还具有在祭祀中营造仪式氛围的功能 。 项阳告诉采访人员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等早期宫城性遗址出土的乐器 , 作为祭祀时的演奏用具 , 反映了中华礼乐文明的滥觞 。

  展厅里有一件石峁遗址出土的口簧 , 由牛肋骨磨制而成 , 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前后 。 据介绍 , 石峁皇城台共发现20余件骨质口簧 ,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此类乐器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次发现 。 与口簧一起出土的还有骨笛、骨管哨、陶球哨等 , 这么多乐器的出现 , 彰显了皇城台作为石峁遗址宫城区的地位和性质 。

  《礼记·乐记》云:“乐者 , 天地之和也;礼者 , 天地之序也 。 ”自青铜时代起 , 以礼乐重器应和宗法制度、区分身份等级的礼乐文明逐渐形成 。 “《周礼》中概括了古代‘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 礼的很多仪式需要搭配相应的音乐 , 通常是歌、舞、乐一体 。 ”项阳说 。

  先秦至汉代 , 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乐器更加复杂化 , 出现了编钟、编磬等大型乐器 。 从商代兽面纹大铙、西周四虎镈、夔龙纹编钟 , 到春秋虢太子墓铜钲、战国淹城句鑃、汉代虎钮淳于 , 可以看出青铜乐器的发展脉络 。

  展厅里的多媒体互动设备展示了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形制和结构 。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 , 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 代表了先秦礼乐文明的最高成就 。 从屏幕上可以看出 , 这套编钟分三层悬挂在钟架上:上层3组为钮钟 , 19件;中层3组为甬钟 , 33件 , 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2组大型长枚甬钟 , 12件 , 另有大镈钟1件 。 每一件钟都能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 整套钟可以演奏很多乐曲 。 点击屏幕上的“奏乐”按钮 , 还能听到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东方红》等乐曲 。

  在金石乐悬成为礼乐重器的同时 , 以琴、瑟为代表的弹弦乐器产生 , 弹琴奏乐成为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展览中展出了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马王堆1号墓瑟 。 出土时瑟的25根丝弦完整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 25个拱桥式木柱也保持在原位 。 它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上古瑟调弦实例 , 为古代乐器研究提供了宝贵物证 。

  展现文化交流的多彩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 , 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的交流日益扩大 , 外来乐器广泛应用于各式演奏场合 , 诗歌、壁画等艺术作品记录了“胡琴琵琶与羌笛”的繁盛景象 。

  展厅里展示了唐代的铜钹 , 这种西域传来的乐器 , 自隋唐以来在宫廷燕乐中广泛使用 。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大忽雷 , 是唐代音乐家韩滉参考西域曲项琵琶的形式创制而成的两弦乐器 , 因其发音忽忽若雷而得名 。 它曾藏于深宫之中 , 后流入民间 , 20世纪50年代又入藏故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