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亏损难止、保费增长滞缓,渤海财险面临生死存亡( 二 )
作为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 , 渤海财险由天津国有骨干企业于2005年发起设立 , 目前 , 83.08%股权由泰达控股、天津滨海高新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国有企业持有;其余16.92%股权归属于外资股东澳大利亚保险集团 。
但成立15年来 , 渤海财险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 公开数据显示 , 2010年至2019年 , 渤海财险仅在2015年实现1.05亿元的净利润 , 其余年份亏损;2019年 , 其亏损额增至3.57亿元;2020年上半年 , 情况略有好转 , 实现2614.43万元净利润 。
细究背后 , 与渤海财险车险业务占比较高 , 亏损较为严重不无关系 。 蓝鲸保险梳理发现 , 2010年至2019年 , 车险业务占渤海财险总保费比重均在85%以上 , 个别年份占比突破90% , 是毫无疑问的营收支柱 , 但却年年承保亏损 。
文章图片
调整也如期而至 , 2018年 , 渤海财险车险保费收入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 在35亿元左右 , 承保亏损从2017年的3.09亿降至2.37亿 , 2019年 , 车险保费下降至32.68亿 , 但承保亏损4.52亿 。
2019年 , 渤海财险提出"推进车险有质量增长"、"加快推进非车险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等重点目标 , 着力推进非车险业务的战略性发展 , 调整和完善非车险业务组织和销售体系 。 2020年工作会议中 , 渤海财险喊出"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 , 意图彻底改变长期经营亏损现状 。
"从渤海财险发展现状来看 , 保费增长相对滞缓 , 前五大险种占总保费比重几近98% , 车险业务占比近88% , 经营粗放 , 产品线过于单一 , 这种业务结构不利于公司成长" , 曹志宏指出 。
曹志宏补充道 , 财险公司经营周期往往在10年左右 , 需形成长期经营思维 , "目前部分险企股东过于急功近利 , 成立初期过于注重规模指标 , 忽视长期稳健发展" 。
此前 , 我国中小财险公司在追求效益还是规模方面集体陷入发展悖论 , 一方面只有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才能产生效益 , 而车险是作为行业最大险种 , 成为必争之地;另一方面 , 车险市场规格局已初步固化 , 头部险企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 市场集中度高 , 这种格局下 , 中小险企想取得盈利性增长难度极高 。
"非车险业务分个人险和企业险两个市场 , 相对而言 , 个人险市场进入门槛低 , 形成竞争优势需要大量投入;企业险市场进入门槛高 , 但盈利性较好" , 曹志宏建议 , 在其看来 , 渤海财险应从培养核心竞争优势着眼 , 发展非车险业务 , 找准定位 , 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 "无论如何 , 需要在培养核心竞争力方面加强投入" 。 而今年以来 , 财险费率市场开始进入上行周期 , 或成为财险公司发展的有利因素 。
蓝鲸保险从官网获悉 , 5月6日 , 渤海财险大股东泰达控股董事长张秉军一行至渤海财险调研指导工作 , 现场座谈会上 , 股东方提及 , "渤海财险正面临生死存亡 , 必须抛开一切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 , 总公司、二级机构和三级机构的管理层要全部实施市场化" , 要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 落实泰达控股提出的"消灭亏损企业"的要求 。
"国资有保值增值要求 , 渤海财险多年亏损后 , 国资股东提出相应要求 , 可以理解 , 但能否实现扭亏 , 还要看经营情况 , 调整转型关键期盈利 , 有一定挑战" ,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 。
业务拓展、业务增长、扭亏为盈 , 已然是渤海财险当务之急 , 更需要通过改善业务品质 , 优化运营成本 , 实现效益经营新局面 。
推荐阅读
- 投资|炒股总是亏损,别赖运气不好,你可能缺少这个“硬实力”——扛揍
- |全球企业亏损王:一年亏损1244亿,相当于18个拼多多
- 蓝鲸财经|“网贷第一股”宜人金科上半年亏损2.12亿营收降6成,不到一年换至第三任首席财务官
- 中新经纬|连年亏损后,《八佰》能给华谊兄弟“续命”多久?
- 青年|黑镜财报|B站二季度营收与亏损齐飞 多线作战新对手浮现
- 公司公告|力帆发布半年度业绩,上半年净亏损25.95亿元
- 公司公告|ST生物2020年上半年亏损209.01万亏损减少 干细胞业务收入较大幅度提升
- IT新经济|苏宁上半年亏损7.45亿元同比大幅收窄,线上销售规模占比近七成
- 公司公告|春秋航空:上半年净亏损4.09亿元 去年同期盈利8.54亿元
- 股票行情|中威电子2020年上半年亏损1373.24万由盈转亏 毛利下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