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调整种植结构,创新立体种植新模式。充分利用林下部的生长空间,林下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弱,富含氧气中的负氧离子,正符合食用菌的生长,食用菌生长释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又能够增强树木的光合作用,促进树木的生长,食用菌菌渣成为有机肥施进林下,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在干旱季节食用菌管理过程中多余的水分又可以使树木再利用,林下栽培食用菌,可以抑制杂草滋生,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一、木耳栽培技术1、菌种的选择:选择适合于当地栽培的优良代料栽培品种,抗杂能力强,菌丝发育整齐、浓白活力强,定植、封面快的优良菌种。2、原材料准备:木屑、麦麸、米糠、豆粕(豆粉)、石膏、石灰等。栽培料的配制(1)木屑(硬杂木)84%、麸皮10%、豆饼粉3%、糖1%、石膏1%、石灰1%。(2)木屑(硬杂木)78%、稻糠15%、豆饼粉5%、石膏1%、石灰1%。(3)木屑(硬杂木)60%、玉米芯20%、麦麸10%、稻糠5%、豆饼粉3%、石灰1%、石膏1%。(4)拌料:木屑过筛,筛除掉较大的木块,可有效的防治漏袋的情况发生。要保证混拌均匀。在后两遍时要注意调整混合料的水分,保证含水率在65~70%之间,通过加生石灰调整pH值在7.0~8.0之间。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5)装袋与灭菌①装袋:采用装袋、窝口、插棒一体机,装袋后的料面高为22cm,每袋重约1.2~1.3kg。装袋要做到松紧适度。料面平整,无散料,袋面光滑,无褶,然后栽培袋放入专用食用菌塑料周转筐内。②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常压蒸汽灭菌。二、接种与培养1、接种:接种前对接种室进行消毒。接种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完后,搬入培养室内进行养菌。2、培养:菌袋进入培养室前要对培养室进行消毒灭菌,提前三天,可采用气雾熏蒸和药剂喷洒,分三次进行。培养室必须要求卫生,干燥,避光,培养室湿度要保持在60~70%,不得大于70%否則容易产生杂菌,原则是“宁干勿湿”。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3、培养的重点工作(1)接种后,及时移入彻底处理过的培养室内培养,前期防低温,养菌初期5~7天要保持培养室内温度25~28℃;空气相对湿度在45~60%左右,菌袋上面菌丝长满前通小风,促进菌丝定植吃料以占据绝对优势,使杂菌无法侵入。(2)培养5~7天后检查杂菌。发现有污染的立即取出。开始每天检查一次,当菌丝覆盖培养料,并吃料1~2㎝时,每周检查一次。(3)检查温度变化。当菌丝长到栽培袋的1/3时,要控制室温不超过28℃,最低不低于18℃,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测量以上数第二层和最下层为准,上下温差大时,要用换气扇进行通风降温。将培养温度降低5~6℃,起到壮菌的作用。(4)适时通风,培养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清洁、遮光,湿度过大时,要进行通风。保证其发育过程中的空气清新,每次可以小通风20分钟左右。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5)杀菌、杀虫、防鼠工作,贯彻始终。(6)培养好后,及时下地。避光养菌,以防止提早出现耳基。在室内养菌25~40天后,当菌丝长到袋的4/5时;可以拿到室外准备出耳。同时创造低温条件(15~20℃);菌丝在低温和光线中很易形成耳基。(7)开口、摆袋:春季摆袋时间以安排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宜,摆完袋前要将周围再进行一次杀虫、除草、消毒处理,以防止虫害,杂菌滋生。当菌丝满袋后继续培养一到两周后,菌袋已经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将培养好的菌袋运进棚后,用开口机开口,开口数量180个-280个。每个袋每行开12个口,20行左右,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开口后将菌袋码跺放在大棚内,一般4-5层高为好,避免堆温过高。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4、栽培方式(1)地栽:开口封好后,将菌袋倒立摆放于畦床中,袋间距为3~5cm,盖草帘,喷水,在适宜温度下10~15d可见耳芽。可充分利用地面的潮气,能够很好地协调湿度,通气和光照的关系,增加袋栽木耳的成功率,产量高,平均每袋鲜耳重500-600g(总产量)。(2)出耳管理:接种的料袋经培养25~40d,菌丝长满培养料成为菌袋。菌丝满袋后不要急于催耳,应再继续培养10~15d,使菌丝充分吃料,积累营养物质,提高抗霉抗病能力。这时,培养室要遮光,同时适当降低温度,防止耳芽发生和菌丝老化。在菌袋出耳前,应增加培养室的光照,刺激原基后即可转入出耳管理。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5、环境条件(1)保持湿度:出耳期间,应以增湿为主,协调温、气、光诸因素。尤其在子实体分化时期需水量较多,更应注意。菌袋开孔挂袋后,喷大水1次,使菌袋淋湿,地面湿透,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以促进原基形成和分化。整个出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都要保持在80%以上。(2)控制温度:出耳阶段温度以22~24℃为宜,最低不低于15℃,最高不超过27℃。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影响耳片的生长,降低产量和质量。(3)增加光照:黑木耳在出耳阶段需要有足够的散射光和一定的直射光。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能加强耳片的蒸腾作用,并促进其新陈代谢活动,耳片变得肥厚,色泽变黑,品质好。袋栽黑木耳,在出耳期间,要经常倒换和转动菌袋的位置,使各个菌袋都能均匀地得到光照,提高木耳的质量。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6、出耳阶段的管理(1)耳基形成期:是在开口处出现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直到原基封住开口处,这段时期一般为7~10d,要求温度在20~25℃范围内,空气相对温度在80%左右,可往草帘子上喷雾状水(耳棚向空间喷雾状水)来调节湿度。要注意绝不能向栽培袋上浇水,以免水流入开口处造成感染;这段时期还要适时通风,早晚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促进耳基的形成。(2)憋芽:在这一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憋芽现象,导致憋芽的原因:①菌种选择不当;②菌袋过松,袋料严重分离;③菌龄过短。开口过早;④开口形状不适宜,开口过小;⑤催芽期间温度过低,湿度过小。(3)成熟期:当耳片展开,边缘由硬变软,耳根收缩,出现白色粉状物(孢子),说明耳片已成熟。在耳片即将成熟阶段,严防过湿,并加大通风,防止霉菌或细菌侵染造成流耳。
文章图片
发展林下树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4)采收晾晒加工:在采收前应准备晾晒设施,以150~200个菌袋准备1m2的晾晒架。采收后的木耳要及时晒干。晒干前要把耳根部的培养基去掉。地栽黑木耳,如果杂质多,要用清水洗去杂质,撕成直径2cm以下片状,放在纱窗上晾干。晒干后黑木耳(含水量在14%以下)及时装进塑料袋。扎紧袋口,要防潮防蛀。
推荐阅读
- 抗体|抗体药物的发展历程(7)-双特异性抗体
- 冬种马铃薯|冬种马铃薯亩产近6000斤 汕尾迎来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机遇
- 农业机械|划重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这样发展农机!
- 植保无人机|【六枝融媒】六枝:植保无人机护航产业发展
- 黄墩镇|26秒丨日照黄墩镇:发展248亩大棚蔬菜 增加农民收入
- 血管|陆清声教授: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 甜柿|甜柿的发展前景如何?种植要求是什么
- 青光眼|JMT日本慢性病治疗-抑制青光眼的发展可有效避免失明
- 心肌梗塞|心梗发展,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或许早就提醒过了
- 猕猴桃|3、4月份猕猴桃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这个要点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