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应对全球化新挑战 对话中外学者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本文图片
蒂姆·萨默斯
本文图片
刘国柱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 , 截至北京时间8月14日 , 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2073万多例 , 累计死亡病例达75万多例 。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深刻改变世界 。 全球发展面临哪些不确定性?全球化将何去何从?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采访人员邀请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蒂姆·萨默斯(Tim Summers)和浙江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柱就此展开对话 。
政治分歧加剧疫情危机
采访人员:美国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发达 , 但疫情中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居世界首位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蒂姆·萨默斯:应对大流行病需要全社会的共识与合作 , 而美国深刻的政治分歧正在加剧这场危机 。 在疫情初期 , 美国反应迟钝 , 甚至有些傲慢自大 , 认为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流感” 。 在后期应对中 , 美国缺乏明确且有针对性的领导 , 美国白宫与以疾控中心为代表的专业机构存在分歧 ,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也缺乏协调统一 , 错过了遏制疫情的最佳窗口期 。
或许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 , 比如戴口罩、改变公共卫生习惯等 , 在其他一些国家“理所应当”的防疫措施 , 在美国却难以被理解和实施 , 甚至被当作一种政治“站队”和意识形态表达 。
刘国柱:美国的联邦体制造成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治理国家的二元制 , 州政府的防疫措施得不到联邦政府的配合 , 郡县(市)政府也不一定配合州政府的防疫举措 , 造成防疫“各自为政” , 难以奏效 。
美国几乎每年都会有大流感 , 在多数美国人看来 , 新冠肺炎疫情与大流感没什么区别 , 自然不会很重视 。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判断和政策 , 甚至在疫情没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就要求各州复工复课 , 使疫情再次强烈反弹 。
采访人员:美国国内面临疫情蔓延、反种族歧视抗议示威活动不断等多重矛盾 。 美国国内政治如何影响美国与外界的关系?
刘国柱:对美国的竞争对手是否足够强硬 , 是选民检验总统候选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 可以想象 , “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将更加强化 。 美国政府会继续施压竞争对手 , 即使对于与美国有利益纠葛的盟友 , 如与欧盟在经贸问题上 , 与日、韩在驻军费用分担问题上 , 也不会“心慈手软” 。
蒂姆·萨默斯:美国外交很大程度上受其国内政治影响 。 当前美国外交政策很大程度是出于选举考虑 。 考虑到美国国际地位 , 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可避免地受其国内政治失灵影响 , 在选举年尤其如此 。
“逆全球化”压力仍存
采访人员:疫情之后 , 英国和欧盟发生了哪些变化?欧洲国家对处理中欧关系有哪些新的认知?
蒂姆·萨默斯:疫情给欧洲国家经济带来很大挑战 。 令人遗憾的是 , 欧洲一些国家在疫情问题上也出现推卸责任的倾向 ,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 , 包括美国外交政策转变、欧洲国家面临美国要求“选边”的压力等 。
我认为中欧、中英合作在全球治理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 其中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公共卫生和流行病、改善多边组织职能等 。
采访人员:这次疫情给全球化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 一些国家保护主义抬头 , 有人认为这意味着“逆全球化” , 甚至全球化走向终结 。 疫情之后全球发展将面临哪些变化?
蒂姆·萨默斯:这次大流行前 , 全球化就已经面临一些阻力 , 全球经济重心正在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由西方国家向东亚国家逐步转移的趋势 。 这一变化背后 , 是中国的崛起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时代的快速发展 。
目前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可能来自美国 。 在美国现任政府中 , 许多官员希望看到全球经济出现某种程度的脱钩 。 我认为这不符合美国消费者或企业的整体利益 , 也不符合美国或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利益 。 但不得不说 , 来自美国的“脱钩”压力确实不小 。
尽管“逆全球化”压力还在 , 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 ,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这一点不会改变 , 全球经济的具体状况和实力分布会持续变化 。
刘国柱:的确 , 一些国家发现本国的防疫物资、医药用品严重依赖进口 , 促使这些国家对全球供应链进行反思 。 所以 , 疫情之后 , 一些国家可能会调整产业链空间布局 , 加速发展本国的一些产业 , 减小对外部世界的依赖 。
决定世界格局的是国家间实力对比 。 疫情对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影响 , 会造成不同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消长 。
开放合作大门有助于经济复苏
采访人员:疫情冲击全球经济 , 多国面临经济衰退 ,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 如何看待全球经济复苏前景?
蒂姆·萨默斯:疫情不仅对国际政治 , 也对全球经济构成了重大挑战 。 我认为中国是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 , 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未来几年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
换句话说 , 疫情前世界经济增长版图变化的趋势不但不会逆转 , 反而有可能加速 。 不过 , 疫情期间国际政治变化与隔阂可能给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带来挑战 。
疫情会不会改变全球经济走向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采取何种措施予以应对 。 经济增长重心应该仍将继续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 与此同时 , 创新型企业将加速全球扩张 。 开放经济合作的大门 , 有助于我们把握机遇、管控风险 。
全球性挑战只能全球合作解决
采访人员:面对全球性挑战 , 在完善全球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 , 国际社会应当作出怎样的抉择?
刘国柱:疫情充分说明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 面对这场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危机 , 国际合作是彻底战胜疫情的唯一途径 。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现在时、也是未来时 。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 早期的全球化是西方国家主导进行的 , 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和问题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 通行的国际规则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 , 等等 , 需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以共同的愿景和利益沟通未来 , 这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时 。
蒂姆·萨默斯:应对全球大流行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各国更紧密地团结合作 , 共同应对突发危机 , 寻找诸如疫苗之类的解决方案 , 并探讨未来如何避免危机发生 。 但是 , 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中 , 只有少数国家愿意把合作放在首位 。
【疫情|应对全球化新挑战 对话中外学者】这次大流行让人们看到 , 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风险日益突出 。 构成这类风险的主体往往不是某个国家 , 而是一些非国家行为体或力量 。 有些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 但一些国家仍被当作风险来源而遭到排挤 , 成为被无端指责的对象 。 对风险的误解 , 最终只能导致“双输”局面 。
【疫情|应对全球化新挑战 对话中外学者】我们如今面临许多全球性挑战 , 新冠肺炎就是其中最迫切严峻的一个 , 还有全球气候变化等 。 各国政府还需要采取切实举措 , 顶住政治压力 , 摒弃隔阂藩篱 , 因为人类命运与共 , 这些难题只能靠全球通力合作来解决 。
推荐阅读
- 一降一升电网销分化明显 疫情催生保险网销新模式
- 健康广东|8月18日广东疫情最新通报:广州深圳新增多少病例
- 陕西卫健委|8月18日陕西疫情最新通报: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 挺过上半年疫情冲击,中国电竞行业为啥更红火了?
- 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17日新增确诊病例22例,均为境外输入
- FINA游泳世界杯因疫情推迟,济南站2021年9月举办
- 疫情|警惕!全球新冠累计超2199万例 欧洲疫情全面反弹
- 疫情大冲击下,美政客作出重大误判,基辛格向全球发出警告
- 推荐|疫情报告:31省区市新增22例均为境外输入,北京连续11天零新增
- 长江|长江黄河将迎新一轮洪水过程 水利部部署应对措施